诡三国

第2653章山川和人

当河东和陇右关于科举的相关信息传回长安的时候,斐潜看着这些汇报,不由得有些感觉就像是面对着后世举人考试之时,各地分数档不均衡的情况一样。

这是两个,不,这其实是一个类型的问题。

河东的问题,像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导致突然大量集中的学子争抢不多的资源,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看成是在司马懿前往河东举办科考之前,谁也没有考虑过类似于科考这方面的问题呢?

陇右的人才困顿,大多数人被迫忙于生计,无法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以至于被拉开了学识上面的差距,是不是也同样证明了,其实在斐潜展开科举之前,陇右也是同样的没有考虑过人才的相关问题呢?

没有提前考虑,所以就出问题。

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某地方的特产,到时间去收割、采集,就能够持续获取的……

这和河东陇右什么地理位置不同,是没有特定关联的。

不知道为什么,斐潜脑海里面忽然浮现出了『江南才子』四个字。

似乎在后世的一些电影电视,亦或是什么戏曲小说之中,『江南才子』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至少是不常出现陕甘或是陇右才子,而相对应也经常见到的其他地域称号就比如是什么『西北大侠』,『南蛮教主』,『东北好汉』等等……

江南出才子,西北出好汉等等,就像是之前也有人说什么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等等,似乎是一个很有道理的事情,但是现在斐潜想了想,却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这有什么问题?这就是地域特性啊!』

某些『懂王』肯定会不屑的,轻描澹写的说道。

然后呢?

地域性形成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

是发展各自的特异性还是强调统一性?亦或是中庸调和?

这些不同的策略又有什么好处和劣势?

制定策略之后,几年为期限?什么时候调整,什么时候是绿线和红线?几十年没有变化又会导致什么新的问题?

『懂王』顾左右而言他,表示这些都很简单,让其他人来回答。

华夏原本不是这样的,至少一开始的时候,没人去强调地域性,大家都是华夏人,都是同胞兄弟炎黄子孙,可是什么时候开始强调你是哪里人我是哪里人了呢?

斐潜觉得,地域性在客观上有差异,这一点没问题,但是反过来在主观上过分的强调在同一件事情上的『因地制宜』,企图在同一个问题上制定出适合各区域的不同的标准来,也是同样的有问题。

这种类似于采取中庸调和的方式,似乎公平,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反而会给那些奸猾的人留下交易的空间,就像是后世某个时间段,最好的升学考试的学校不是在衡水,而是在西北某地一样。

因为人是会动的,而地域是不动的。

奸猾的人将孩子以偷奸耍滑的方式送上去,然后这些孩子会真的学有所成?亦或是继承了奸猾的方法,继续走向更加奸猾的道路上?

河东和陇右,展现出了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象。

斐潜将两份报告收到了袖子里,然后熘达着出了将军府大堂,往一旁的将军府官廨走去。

许褚跟在了斐潜身后。

这两天是轮到许褚当值。

在当值的时候,许褚穿着重甲,竖着看比斐潜大一圈,横着看也同样比斐潜大一圈,但是行动之间却和常人差不多,动作灵活度也不见得有什么负面削减。

斐潜一边顺着回廊慢慢向前而行,一边笑着问道:『仲康,若是你去考个经文,不知道能不能过?』

『主公,要我拿刀弄棒,战阵杀敌,我不甘于人后,但是这考试经文……』许褚略有些无奈的说道,『笔杆子都没有我手指头一半粗,我捏都捏不住……』

许褚当然不是文盲,他说他自己捏不住笔杆子也只是个比方而已。只不过这经文一道么,他确实是不擅长,他更喜欢习武,更喜欢每天打熬自己的身躯和气力。而学习经文作文写字和打熬气力苦练武艺,两项都是水磨功夫,都是需要坚持每天练习的,所以说许褚不学经文便是偷懒,不作文章就是不好学习,这也不对。

人各有志。

河川亦有志……

古语有云:山主贵,水主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所以各个地区也有各个地区的不一致。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是不能要求许褚去参加科考,要求庞统去上阵杀敌一样,虽然许褚和庞统都比较胖,但是两个人的胖却完全不同。

同样是胖,因为各人的差异,选择的不同,相应的这个『胖』的标准当然不一致。

这才是真的『因地制宜』。

大方向上一致,具体各地不同,而不是死板的给各地区限定一个标准,然后几十年不变……

斐潜点了点头,呵呵笑笑,又是闲聊了几句,然后转过弯,便是到了西尚书台的官廨之前。

随着骠骑大将军的职权的扩展,一些职能机构被切分出去,离开了大将军官廨,但是又有新的部门和人员补充进来,所以这个官廨左近,始终都是忙碌着,往来的小吏川流不息。

斐潜是从后院直接走进来的,所以还算是比较清净一些。当然也是为了便利一点,否则那些小吏见到了斐潜,少不得就要行礼而拜,然后前院的官吏又要出来迎接什么的,而前院办事之处本身就拥挤了,到时候不仅是小吏等人必然会是像围观珍惜动物一样围观斐潜,也会让许褚等护卫不好处理,驱赶这些热情激动的小吏么,显得斐潜不够礼贤下士,而放任这些小吏将斐潜围住么,又会担心出什么风险。

斐潜也很清楚前院和后院的区别,所以他直接选择从后院而进,显然就好很多了。往来的吏员书左大多都常常能见到斐潜,也不会有什么过激动作,行礼之后便是自行忙碌,并不会给许褚形成什么困扰。

斐潜走到尚书台后堂的时候,庞统和荀攸都在忙。

斐潜见了他们,也就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忙,然后自己在后堂坐下,翻看起这几天各地的行文来。从行文上来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毕竟对于当下的季节来说,各地官吏眼前重要的事情就是进一步的核对庄禾情况,毕竟对于农耕社会来说,粮食收成是最重要的红线。

粮食歉收,若是没有储备,不是代表着人均少吃一口,或是少吃一碗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真的有人直接饿死,直至饿死的人抵平了歉收的粮食,才算是能再次平衡下来。

过了一会儿之后,庞统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从一侧也到了后堂里面。

斐潜从袖子里面抽出了那两封行文,给了庞统看。

庞统差不多快看完的时候,荀攸也来了,然后接着看。

看完之后,两个人都不由得沉思起来,一时半会没讲话。

『……』荀攸轻轻叹了口气,『陇右之所失,盖西羌之遗祸也……』

庞统点了点头说道:『然也。待陇右学宫成之,便可多有读书之人。』

斐潜沉吟了一下,没说对,也没有说不对,而是问道:『那么河东呢?』

『河东之事,易也。多备客栈事务,令驻兵卒,则可解之。』荀攸说道。

斐潜转头看了看庞统,发现庞统也是觉得荀攸的解决方式可行。

斐潜笑了笑,『二位,所言皆善,然治标不治本。河东陇右,非一时一地之事也。』

『治本?』庞统皱起眉来,『主公之意……非一时一地,那么就是人了?』

斐潜点头,然后对着庞统和荀攸说道:『你们两个说的确实都对,但是我想要说的是,不要站在一时一地去看问题……』

和这个问题比较类似的,在后世有句话,叫做山清水秀出人才,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句话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