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那边的情况如何?”斐潜看着桌案上的图册,低着头问道,“算算时间,川中也该送情报来了罢!”
有时候斐潜难免有些郁闷,别的主角在行军布阵打仗争斗的时候,总是能够行云流水一般,反派角色自动自发的排着队伍,一个个守规矩的上阵,然后主角就可以从容的转移战场,半路上还可以采朵野花什么的,结果到了他这里,一下子四面都是火头,竟然在差不多时间点内同时开战。
幸好斐潜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亲临,然后递给了斐潜,“这是黄叔业的奏本,铜矿倒是找到了,只不过就是这地形……恐怕要等金牛道完全开拓之后,再将这一段建宁山路开通出来……”
斐潜看着黄成画的略图,嗯,只能是略图,因为黄成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测绘人员,再者汉代地图测绘技术也不怎么样,大概意思倒是能看出来,群山环绕当中的一个矿。
“先派些人过去……”斐潜吩咐道,“就说要在那边训练山地兵卒,先将附近的山头都圈下来再说。”
庞统应答一声,然后写了一张草稿,甩给诸葛瑾去润色下发。现阶段庞统也是有秘书的人了,有事秘术干,没事,咳咳……
川南这些事么,问题都不大。
关键还是藏区的张辽这个方面,还有曹操这里。
说起来川蜀这一边的人,似乎都有些特性,只要别逼迫的太过分,川蜀都能过得去,不像是大玉米碴子见个面对上眼就能打起来……
川南和西北,实际上策略都是一样的。或者说,现阶段斐潜的整体方针,就是后世大英帝国的搅屎棍策略。反正周边都不能消停,那边弱就去扶持那一边,然后从中渔利。
川中借着刘备的手去搞川蜀土著士族豪强,西北则是借着鲜卑本身的矛盾在幽州波澜迭起,现在似乎进程都算是不错。
藏区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可以,但还是这些蕃人占据了主动,要是这些家伙见势不妙,缩回藏区之中去,还真不好进藏……
堵在西都之处,张辽手下万人当然是足够的,但是一旦进了藏区,这万人的数目就像是溪水流进了江河之中,根本就不起眼,不管是气候还是地形,都是敌人,所以也只有期待着蕃人这些家伙能上钩了。
至于曹操……
斐潜确实觉得很矛盾。
既不能让曹操膨胀得太快,又不能出兵攻伐曹操。
这个度不怎么好把控。
斐潜现在正在进行多项推进,不论是田政也好,兵制也罢,甚至在文化学术上,都在进行着相应的工程,所以有曹操在中间垫着,不直接面对皇权的冲突,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等到将来既成事实,纵然皇权有些意见,恐怕也就只能是奉子成婚了。
所以,曹操很重要,曹操不能倒。
但是实际上,让斐潜预料不到的是,曹操已经偷偷摸摸的带着兵马北上了……
战争这个东西,虽然也考研计谋和策略,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依旧还是实力。这个实力包括兵卒本身的实力,也包括后援钱粮等等的实力。
袁绍的失败,不是袁绍的兵马少,而是袁绍内部政治出现了大问题,而曹操的胜利,其实最重要还是曹操身边带着一只转战南北的精锐,青州兵。
这一只部队脱胎于青州黄巾,然后跟着曹操一路打袁术,打陶谦,打吕布,打袁绍,已经是淬炼得锋锐无比,钢韧兼备,这一次,曹操就带着这样一支精兵北上。
曹操垂涎邺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年曹操他和袁绍袁术两个人还算是少年时,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袁绍表示他的策略就是北定冀州,然后以北击南,而袁术则是说守得南阳即可取天元之势制四方,轮到了曹操得时候,曹操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好地方可以选了,只能强说是天无定势,地无定形,应依据世事而变……
实际上谁不知道,大汉就两个地方最富裕,一个是冀州,一个是豫州。两个都被挑走了,曹操也就只能说因地制宜了。
没想到的是,小时候的戏言,长大后竟然成为了现实。
当袁谭派人过来联络的时候,曹操真是感慨万千,但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终化成了一声叹息……
曹操对于袁绍,还是多少有些情感的。
当年在雒阳城中,当年还是党锢之祸绵延的时候,曹操顶着一个阉贼之后,宦官之家的名头,简直就是宛如随身携带十斤二十斤屎尿一般,而且还是发酵的那种,简直别说是有人主动亲近了,就连远远看上一眼都是避之不及。
也只有袁绍,愿意接纳他,愿意带着曹操一起玩。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渐渐被其他的士族子弟所认可。
而现在……
袁谭的联络,在曹操的预料之中,也在曹操的意料之外。袁绍死后,曹操想到了袁氏三兄弟之间,特别是袁谭和袁尚之间肯定有相争,但是没有想到争夺竟然这么的激烈和残酷。袁谭袁尚的死活,其实曹操并不是那么的在意,但如果能够借着这样的机会,拿下冀州来,自然是就是上上之选。
之前袁谭攻打邺城,消息传到了曹操那边的时候,自然是希望袁谭能和袁尚打得越久越好,巴不得两个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天长地久历久弥新,但是等到了袁谭被袁尚击败之后,曹操又反过来觉得不能就这样干坐着了,万一被袁尚真的取得了冀州,全局已定,那么自己岂不是悔之晚矣?
于是曹操便再一次将后勤政务之事委托给了荀彧,然后带着曹丕,领兵北上,准备和袁谭合并一处,取下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