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九三二章 汉代的秘闻

斐潜送走了先行的张辽之后,便回到了粟城,因为大部队的后勤补给还有物资的整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并且对于现在的局势而言,多少还是有一些混乱。

强硬的直下长安并不是不可取,只不过接下来自然原本是李傕和郭汜的难题,就变成了斐潜需要面对的问题。

东面的杨彪皇甫嵩和西边马腾韩遂,这些人是愿意好好坐下来,排排队分果果的?所以如果斐潜干干脆脆解决了李傕和郭汜,那么不管是东面还是西边的实力并没有衰减的话,斐潜自然就成为了这两个方面的新对手。

从战友到对头,其实转变不需要太快。

当然,从头打到尾,见一个灭一个,那个不服便打哪一个,爽是爽了,可是人呢?

钱粮呢?

天上掉下来?

还是说就像是后期战乱时期的那种军阀,反正看不顺眼就打,打赢了哈哈笑着搜刮地皮发大财,打输了就立刻去抱另外一个军阀的大腿?

那样的做法和黄巾贼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个切入的时机点在什么地方,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斐潜正在思索的时候,忽然荀谌前来,汇报了一些他和徐庶处理的后勤物资等等事情,将记载事项和数目的木牍交给了斐潜过目之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坐在席上,沉默了一会儿没动。

“友若,可是另有他事?”斐潜看了看荀谌,说道。

荀谌捏了捏胡子,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一个什么决定一样,说道:“若入主长安,不知君侯欲如何治国?”

咦?

这么大的话题?

斐潜放下手中的木牍,坐正了一些,说道:“友若,此言何意?”

荀谌说道:“以君侯之势,进关中,平贼乱,镇朝堂,应是无疑,然……治国……夫为政者,当明天下万物之理也,行其中,匪于过,顺其意,逆则殆,不知……”

荀谌停顿了一下,看着斐潜,认真的说道:“……不知君侯欲以何道治之?”

“……何道而治?”斐潜重复了一下,思索着,但是也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问荀谌道,“……友若,某……若不得其任,又将如何?”

荀谌的意思,斐潜大概是清楚一点。如今汉朝的天子年幼,所以治国这个事情来说,当然是辅政的大臣来处理的。更何况不管是之前的董卓还是王允,甚至是现在的李傕郭汜,都没有什么要将汉天子干掉,取而代之的心思,荀谌自然也不是让斐潜做这种在传统观念之内相当于谋逆的事情,只不过若是斐潜真的入主了长安,成为了可以左右天子的人物,那么如何治国,当然就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当中来了。

荀谌拱拱手说道:“君侯,岂不闻可知,则可用矣,不可知,所不用也。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故而事贵于治人,不可治于人也,治于人,无异治于命也。”

斐潜点点头,说道:“友若此言,某受教,然言及国治,未免过早矣……”

荀谌讲得有些拗口,但是意思倒是很简单,当然也是在为斐潜所考虑,毕竟现在这个时间点,纵然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方针,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思路,才不会真到了那个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

不过斐潜的话,倒不是有意拖延又或是搪塞,只不过是到现在斐潜都还没有想好当下的汉代,整个朝廷和乡野,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该才去采取一种政治形式才会更好,又怎么能够给荀谌一个比较准确的回答呢?

荀谌却以为斐潜只是在敷衍,于是看了斐潜一小会儿,便说道:“君侯,守山学宮……蔡大家除授经书之外,亦授《道原经》……闻君侯亦师从于荆襄鹿山庞德公?”

这是什么意思?

讲授《道原经》么,似乎是有这样的一回事。蔡邕蔡老头手头上的孤本不少,因此除了在讲一些正儿八经的经学之书外,同时也会讲一些当代比较稀有的孤本,而《道原经》则是……

哦,明白了。

那么荀谌的态度又是什么?

荀家的学问,嗯,之前有去过荀家,听过其讲过易经,那么说来……

那么这样说来,似乎也就可以说的通一些了。

“天道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斐潜看着荀谌,忽然冒出了一句。

荀谌不由得笑着摇摇头说道:“君侯倒是对某家之学多有研究……如此说来,君侯欲用黄老之道?”

黄老,就是黄帝和老子。这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物,却成为了一个学派的代表。其实荀子虽然说是被后世归纳为儒家的人,但是上可以说是有许多偏向于黄老之学的思想,所谓天道自然,天行有常等等,其实也是一种黄老的归纳和体现。

在汉代,黄老之道曾经达到巅峰,甚至是汉代立国最开始的什么五色五行五德,到后面的天下之牝,天下之交,再到文景时期的天地相求,犹橐籥也等等,都是黄老的理念在作为主导。黄老之学倒不是什么神神怪怪的学问,也不是仅仅有什么炼丹修身养性的方术,而是兼容并包,在治国的理念上,黄老之学的人大多是认为应该“贵清静而民自定”,不应该采用行政手段过度干预民生……

像后世的那种什么调控,若是再黄老之学的人眼中,多半便是属于搅乱天下苍生的行为了。

不过斐潜也知道,像黄老之学这样的,主张要君主“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过于粒理想的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而且这个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然黄老之学在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等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意义,不过弊端同样非常的明显……

斐潜也是笑笑,并没有直接否认荀谌的推测,而是不可置否的说道:“不知友若以为然否?”

没想到荀谌苦笑着,摇头说道:“君侯若仅用黄老,便是败落不远矣。”

斐潜有些惊讶,一个是因为荀谌居然这样直接的说法,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难道之前猜测错了,其实荀家并不是重视黄老学说?

荀谌对黄老之学不感冒?

还是觉得六艺之术才是最佳选择?

斐潜还是决定再试探一下,想了一想之后,便说道:“汉之初兴,接秦之敝。民失其业,路伏饥馑。天下既定,相约省禁,量禄度用,减赋生养。先有萧相,曹陈而随,文景盛世,贯朽粟陈,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此政有何不妥?”

不得不说,汉代确实是因为采用了黄老学术才强大的起来的,也正是因为黄老这种柔和的政策,才缓和了从战国时期就开始的相互之间的社会矛盾,将原本分裂已久,相互之间充满了仇恨和纷争的七国人民,重新整理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子民,对于这一点,黄老之学确实是功不可没。

荀谌点点头,但是又摇了摇头,说道:“君侯言之亦有其理,然……君侯可知淮南王因何而反?”

淮南王?

谁啊?

哦。

“废法行邪,怀诈伪心,以乱天下,荧惑百姓,倍畔宗庙,妄作妖言,恐罪加身,故而反之?”斐潜想了想之后,便采用了一个比较算是“公认”的说法。

荀谌摇了摇头。

难道历史上记载的并不是应该如此的?

说实在的,斐潜现在了解的也仅仅是当代的一些事情而已,要说推到几百年前的事情,斐潜到真的不是非常的清楚,自然也不明白其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斐潜便直接对着荀谌说道:“友若不妨直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