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文山家里的丧事已经办好了,看着老爷子坟包旁边的坟墓。
其他客人,以及来李家帮忙的村里人,也一一回去了,就剩下李家人在坟包前。
&34;相公,你回乡守孝的折子写了没有?&34;沈嫣想起他们匆忙回来时没动笔。
&34;写了,我以前交给了柳知府,让他帮忙代为传递到京城了。&34;李文山看着他们说道。
沈嫣看了看丈夫,这几年爷爷奶奶爹娘去世,要不是夺情守孝,相公如何能成为是江南府总督都需要靠夺情的。
也不知道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朝中是都能够继续多情,他能否继续夺情……
这时钟首相也收到了折子道:&34;这封折子上写的,你们是否同意?&34;
其他内阁常驻的阁老,看了看折子,&34;既然是守丧的折子那就批了,再另外派人去江南府主持一二好了,首相觉得如何?&34;
钟首相开口道:&34;此人大才,放其在家守孝一年太过浪费了。本官认为还是夺情的好,毕竟江南府少了一个总督,至于另外派人,其他人这样贸贸然进去,实在太浪费人力物。&34;
其他阁老听了首相这么说,也不想反驳。
其中一个阁老道:&34;首相大人,您说的很有理,确实要给年轻人,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34;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道:&34;那就按照原先首相的意思了,我等没有意见。&34;
&34;你们手中,其他事可处理好了?&34;钟首相问道。
&34;我们这里还有这没整理好,有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那效率自然就快了。&34;有几个阁老看着其他人都点头,有些摇了摇头。
钟首相看着都是难啃的骨头,&34;没事不急,这段时间能够完成,慢慢来就好。&34;
&34;好了,我们就先散了,之后的事,后面应给孩子。&34;
钟首相开始拿笔写了回信,&34;来人,先给本相磨墨。&34;
&34;是,大人。&34;衙役立马帮着把笔墨方案妥当了。
首相从陈寻口中知道,李文山的事迹,真的可以说绝密,要不是他的首肯,她们也无法用意。
&34;来人。&34;
&34;首相大人,都来了,有何吩咐?&34;
&34;把这封折子送到&34;江南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