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在新约圣经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约二十七卷书就引述了《申命记》八十次。耶稣很熟悉《申命记》这卷书,所以当祂在旷野受试探的时候,那里正是摩西临终之前所见到的犹大旷野。当耶稣在那个旷野受试探的时候,祂引用经文来护卫自己,而且每次都引用《申命记》的经文,是不是很有意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这是申命记的经文,你看《申命记》有多重要。《登山宝训》也多次引用《申命记》,我说过那个撒玛利亚妇人问:“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圣山基利心山敬拜神吗?还是在犹太人耶路撒冷的圣山上敬拜呢?”耶稣说:“都不是。时候将到,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拜祂。”还有人请耶稣归纳摩西律法,耶稣就引述《申命记》,“当尽心、进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lt;/p&gt; 还有一点很令人惊讶,我忘了提,这点很重要,就连记载律法的部分,最常出现的字眼,仍然是“爱”,在记载律法的部分,“爱”这个字竟然出现了31次。耶稣说:“你若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律法和爱没有冲突,你若爱主,就会遵守祂的律法。保罗说,爱成全了律法。所以重点不在守律法,而在爱。&lt;/p&gt;</p>
在记载律法的部分,“爱”出现了31次,“顺服”也出现31次,因为爱就是顺服。爱在上帝眼中就是忠诚,爱就是忠于某人,因为爱他们,所以想照他们的意思去作,这一点很重要。有些人说律法和爱是敌对的,其实不是。遵守律法就是在表明你爱那个给你律法的人。所以有人问耶稣律法是什么,祂说:“就是爱。”上帝的两大诫命,就是爱上帝和爱邻舍。&lt;/p&gt;</p>
我们都记得摩西和以利亚曾经和耶稣交谈,你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吗?他们在谈耶稣即将在耶路撒冷完成的“出埃及”任务。“出埃及”任务就是要带领人脱离奴隶的生活,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们就出了埃及。&lt;/p&gt;</p>
保罗也多次引述《申命记》,他说:“信仰的关键在内心,上帝关心的,不是身体有没有受割礼,而是内心有没有受割礼,内心邪恶的部分有没有割除。内心能不能自由的爱主,并且活出正道。”&lt;/p&gt;</p>
我想《申命记》就先谈到这里,希望我的导读会引发你的兴趣。各位,好好的去读一读那三段讲话,想想看,去感受一下,要知道这都是我们的历史,因为我们如今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接上了以色列这棵橄榄树,所以我们不是在读别人的历史,我们是在读自己的历史。上帝至今仍未改变,祂当初怎么样对待以色列人,今天也会怎样对待我们。有祝福也有咒诅,有顺服也有悖逆,有公义也有罪恶。如果我们以为跟周遭同流合污,不必面对什么后果,这就大错特错了。上帝对以色列人说,你去占领那块地,但不要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否则我会差别人来占领你们的地。这个命令今天仍然有效。保罗说,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是对我们有益,叫我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不要犯同样的错,因为上帝今天要的,仍然是圣洁的子民,也是健康的子民,快乐的子民。阿们!&lt;/p&gt;</p>
简要提纲&lt;/p&gt;</p>
摩西在人生最后一个礼拜的三次谈话。&lt;/p&gt;</p>
第一段:1-4 章。&lt;/p&gt;</p>
回顾过去:从西乃山走到应许之地原本只需11天,他们的父母却走了天,因为他们:缺乏信心。迦南是个流奶与蜜之地,但那地的居民身材高大,十二个探子中只有两个说可以进去。摩西说:我们一路走来,都是骑在上帝肩上。后来,没有一个能够进去应许之地,除了约书亚和迦勒,250万人只有两个人能够进去。新约圣经中有三个作者用这件事来警告基督徒(重点不是起跑点有谁,而是谁跑到终点):保罗、《希伯来书》作者、犹大。务必要坚持到底,务必要相信到底。打仗时士气是最大关键,重点是你相不相信办得到。第四章劝勉这一代,不要跟父母犯同样的错误。&lt;/p&gt;</p>
第二段:最长的一段。&lt;/p&gt;</p>
可能是摩西生前最后一周的第三天讲的,活出正道的原则:十诫。&lt;/p&gt;</p>
重点是在讲尊重。摧毁社会最快的方法,就是摧毁尊重。&lt;/p&gt;</p>
摩西律法和《汉摩拉比法典》的比较:&lt;/p&gt;</p>
相同:&lt;/p&gt;</p>
《汉摩拉比法典》由古代一位亚摩利王在巴比伦城颁布,罗浮宫收藏的石柱,上面刻了汉摩拉比法典的282条律法,是在摩西之前300年写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见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都出现在石柱上。保罗在《罗马书》二章说,上帝把律法写在外邦人心里。&lt;/p&gt;</p>
不同:&lt;/p&gt;</p>
(1)《汉摩拉比法典》的惩罚只有一种,就是死刑,摩西律法很少用死刑,只有15种罪行必须判死刑。&lt;/p&gt;</p>
(2)摩西律法把奴隶和妇女当人看待,《汉摩拉比法典》把奴隶和妇女看成财产。&lt;/p&gt;</p>
(3)汉摩拉比律法下分有阶级,社会分成贵族和平民,摩西律法没有阶级之分。&lt;/p&gt;</p>
(4)《汉摩拉比法典》是决疑法律,以条件的形式来呈现,如果你这样做就会被处死刑,有先决条件。摩西律法是明文规定的律法,明确而绝对地下达命令说,绝对不可以做这些事。只有上帝有权利这样讲话,因为祂是万王之王。&lt;/p&gt;</p>
第二部分从 12-26 章,涵盖范围非常大。&lt;/p&gt;</p>
宗教上的规范:拜偶像、通灵、与鬼相交、行巫术、亵渎上帝、献上初熟和最好的果子、什一奉献、每三年为孤儿寡妇特别的什一奉献、安息日的律法(摩西时代才开始,基督降临才取消)、节庆的律法(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献祭的律法、起誓的律法、分别的律法:不可混合不同的衣料、园中不可混合不同的种子、种田不可同时用牛又用驴(因为当时那地的人信奉多产之神,相信只要混合不同的东西,就会多产。但多产是上帝给的,不是靠混合东西来的)。&lt;/p&gt;</p>
君王治理的律法(上帝先预备,君王登基必须亲手抄录摩西律法,定期朗诵,不可有许多嫔妃、马匹和金钱)、审判官的律法、约束证人的律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刑罚的律法(最多打四十鞭)、尸首不可留在木头上过夜、禁止特殊的罪行(杀人、掳人、强暴、偷窃)、健康的律法(皮肤病、禁吃死后才宰杀的牲畜、定义洁净和不洁净的食物)、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膜拜多产之神的仪式)、照顾穷人的律法、帮助邻舍找回牲畜、牛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可以拿鸟窝中的蛋不可抓母鸟、战争时不可砍树、士兵如厕的律法、新婚士兵可在家中待一年。&lt;/p&gt;</p>
我们可以从这些律法学到什么:&lt;/p&gt;</p>
(1)显示出上帝关心你全部的生活,祂要人人在生活各方面都活出正道。&lt;/p&gt;</p>
(2)这些律法其实是一体的,生命不能切割,这些律法不只涵盖生活各个层面,也代表完整的生命,是“全人的”,圣洁的生命是在各方面都活出正道。&lt;/p&gt;</p>
(3)这些律法都有目的,有一句话不断出现:“这样你就可以得福,在地上的日子得以长久。”上帝要我们活的健康快乐,所以才会给我们律法,上帝关心我们好不好。&lt;/p&gt;</p>
第三段:摩西最后一次向大家讲话,分成两部分:&lt;/p&gt;</p>
(1)现在你们必须亲自正式接受这些律法,上帝要为你们分开河水,带领你们进去应许之地,要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把祝福和咒诅朗诵一遍,然后切实遵守。喊出祝福和咒诅之后,大家都要回答“阿们”。读《申命记》二十八章,就像在读以色列过去四千年来的历史。上帝是信实的,祂遵守应许赐福给他们,但是也咒诅他们。证明上帝真实存在,而且祂是以色列的神。三十二章:摩西之歌,摩西擅长音乐,在圣经上,预言和音乐密不可分。摩西称颂上帝是绝对稳固、可靠、永不改变、可以信赖、是我们的磐石、信实的神、所行尽都公义。《启示录》说,等我们进入荣耀之后,会再度听到摩西之歌。&lt;/p&gt;</p>
(2)三十三章:摩西一一祝福以色列十二支派,只有一个支派没有得到,那个支派后来消失了(西缅),就像十二个使徒中有一个使徒失去了名分。三十四章:记载摩西的死亡和埋葬,应该是约书亚补充的。摩西死在尼波山,葬在那里,是天使长米迦勒埋葬的(新约圣经的《犹大书》)。被埋的只是身体,摩西的灵则是与主同在。&lt;/p&gt;</p>
《申命记》是旧约圣经中最基础的一卷书,是整个以色列历史的关键。每个先知都根据《申命记》来告诫他们,经过一千多年才得到上帝全部的应许,从亚伯拉罕到大卫经过一千多年,却在五百年后就全部丧失了。&lt;/p&gt;</p>
只要用两句话就可以归纳出以色列全部的历史:顺服神、行公义,他们就蒙受祝福;背逆神、行罪恶,他们就蒙受咒诅。&lt;/p&gt;</p>
新约27卷书就引述了申命记80次,耶稣很熟悉《申命记》这卷书,所以当祂在旷野(正是摩西临终之前所见到的犹大旷野)受试探时,就引用《申命记》的经文来护卫自己。&lt;/p&gt;</p>
有人请耶稣归纳摩西律法,耶稣就引述《申命记》: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lt;/p&gt;</p>
另外一点,就连载律法的部分,最常出现的字眼仍然是“爱”,竟然出现了31次,“顺服”也出现了31次,因为爱就是顺服。律法和爱不是敌对的,遵守律法就是在表明你爱那个给你律法的人。有人问耶稣,律法是什么,祂说:就是爱。上帝的两大诫命就是:爱上帝和爱邻舍。&lt;/p&gt;</p>
摩西和以利亚跟耶稣交谈,你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吗?他们在谈耶稣即将在耶路撒冷完成的“出埃及”任务,带领人脱离奴隶的生活。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们就出了埃及。&lt;/p&gt;</p>
保罗说:“信仰的关键在内心,上帝关心的是你内心有没有受割礼,内心能不能自由地爱主并且活出正道。”&lt;/p&gt;</p>
《申命记》都是我们的历史,因为我们如今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上帝现今要的仍然是圣洁的子民,也是健康的子民、快乐的子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