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仅包含某种形式的人类之爱。婚姻不仅是浪漫的激情,也不仅是友谊、责任与服侍。婚姻包含所有这些东西,并且还有更多。婚姻的挑战真是让人难以招架。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婚姻那排山倒海一般的要求呢?&lt;/p&gt;</p>
十七世纪基督徒诗人赫伯特(gecome herbert)写了三首关于爱的诗,但最有名的是最后一首,诗名就是《爱(三)》:&lt;/p&gt;</p>
爱在款款相迎,我却踌躇不定,&lt;/p&gt;</p>
因我尘垢满面,罪污满心;&lt;/p&gt;</p>
爱却洞悉分明,&lt;/p&gt;</p>
怜我进门之初,沮丧之情;&lt;/p&gt;</p>
爱便殷殷走近&lt;/p&gt;</p>
向我柔声问询,有何求禀?&lt;/p&gt;</p>
“唯有贵客,配得莅临!”&lt;/p&gt;</p>
“非你莫属为我贵宾,。”&lt;/p&gt;</p>
“忘恩负义,无颜视君!”&lt;/p&gt;</p>
“岂非我造,你之眼睛?”&lt;/p&gt;</p>
“君言极是,但我已玷污自己!”&lt;/p&gt;</p>
且让我蒙羞到底,罪得报应!”&lt;/p&gt;</p>
“你之罪债,岂非我已承受?”&lt;/p&gt;</p>
“君言极是,且让我为仆伺候!”&lt;/p&gt;</p>
“你应坐下,且吃我肉。”&lt;/p&gt;</p>
于是,我坐下,&lt;/p&gt;</p>
于是,我吃肉。&lt;/p&gt;</p>
爱(主人)请诗人(客人)进去坐席,可是,由于诗人晓得自己的罪孽,便自惭形秽,“踌躇不定”,并且退到门口。然而,主人却“洞悉分明”,看见诗人驻足,就来对他讲恩言,好像古时候客栈掌柜问客人:“您还需要什么?”客人回答说,他需要一样重要的东西——他感觉自己没有价值,不配得到爱。主人的回答既切合实际又充满信心:他要赋予客人价值。他并非因客人可爱而爱之,而是要用爱让客人变得可爱。&lt;/p&gt;</p>
客人还是半信半疑,说他甚至不敢抬头正视主人。&lt;/p&gt;</p>
这时候,这位神秘的主人终于显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就是那位造你眼睛的,你知道,并且我造它们本是叫你认识我。”客人现在晓得爱是谁了,所以称爱为主,但他心里还是感觉没有希望。&lt;/p&gt;</p>
“且让我蒙羞到底,罪得报应!”&lt;/p&gt;</p>
“你之罪债,岂非我已承受?”&lt;/p&gt;</p>
即使客人怀有最深的恐惧和疑问,也无言以对这句回答。于是,主慈爱而坚定地命令他坐下。现在,宇宙的主宰,这位曾谦卑地为门徒洗脚的主,在桌前服侍他这个不配的宠儿。&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