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书籍

第7章 ?单身与婚姻34

这就是基督徒的平衡之道。&amp;lt;/p&amp;gt; § 约会的历史&amp;lt;/p&amp;gt;</p>

那么,我们能给那些想找配偶的单身者什么实际的指导呢?&amp;lt;/p&amp;gt;</p>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大致看看不同时代的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古代以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美国,婚姻通常是包办的。浪漫爱情(如同我们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读到的)当然也是结婚原因之一,但也仅是之一。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动机和财务动机。你得和门当户对的家族联姻,你得和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买得起房子,养得起孩子。&amp;lt;/p&amp;gt;</p>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为爱情而结婚成为主流文化,于是产生了一种叫“上门”(courtship)求婚的习俗。男子接受邀请去追求年轻姑娘,在女子家的前门走廊见面。简而言之,男人是被邀请进入女子家中,然后在她家里当着她全家人的面与她相会。有趣的是,主动邀请男子上门是这位年轻女子的权利。&amp;lt;/p&amp;gt;</p>

世纪之交出现了当代意义上的“约会”。这个词第一次以这个意义出现在正式文件中,是在1914年。现在,年轻男子不是去女子家里,而是带她出去,在某些娱乐场所相互认识。随着约会在整个社会传播,它不仅使整个交往过程趋向个人化,让两人脱离家庭环境,而且改变了浪漫关系的焦点,双方的焦点不再是友谊和品格评估,而是转向消费、炫耀和玩乐。&amp;lt;/p&amp;gt;</p>

最近发生了新的社会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不久,“勾搭”(hook-up)文化出现了。《纽约时报》及时报道了这种社会潮流。有一篇文章提到少年人发现异性伙伴是如何招人讨厌又难以交往,而且约会也太麻烦,需要许多互谅互让和彼此沟通,还要学习如何应对一个与你不同的人。换句话说,他们的认识是对的:约会需要你辛苦地为婚姻关系作预备,这种预备工作通常非常艰难,尽管将来会有回报。为了避免这些艰苦,找人陪伴的一种新形式出现了,一种直奔性行为的形式。勾搭只是简单的性交往,不以经营相互关系为前提。勾搭之后,你可能想开始约会的关系,也可能不想,但约会与否不是勾搭的前提。&amp;lt;/p&amp;gt;</p>

勾搭文化的到来,对一些人来说,意味着我们第一次迎来了这样一个社会:根本没有清晰的、得到文化支持的途径,让单身成年人得以相遇和结婚。于是,很多传统的宗教群体纷纷涌现,这些群体努力回归传统,鼓励家庭和社区更积极地参与单身者的婚恋过程。例如,正统犹太教群体有一种传统的“相亲程序”(shidduch),亲友们为单身女子或男子牵线搭桥,介绍他们见面,让他们可以彼此评估。有一些福音派基督徒团体想重建早先的某些习俗。有些人倡导一种“父亲指导”的求婚交往形式,由女方的父亲来选择和指导整个过程。&amp;lt;/p&amp;gt;</p>

我相信,这些回归求婚运动会遇到很多问题。它们并没有考虑到传统社会所固有的诸般偶像,而且它们相应地把人类社会历史的某个特定时刻看成惯例。为什么要选择求婚这种形式?为什么不直接回到完全包办婚姻?它们还假设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社群,每个人都从小认识周围的所有人。正如温纳(“lauren winner)所言:比如你二十六岁,刚刚从偏远的地方搬到大城市来读研究生一;另外还有个人,也是二十六岁,在小城镇长大,在当地读书,又在当地书店上班;那么,你的社群在你爱情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必定不同于社群在他的生活中的地位。”温纳还讲到一对夫妇如何相互安排“结识活动”(acquaintance ship)的故事。这个英文单词是她造的,她用这个词来描述一对正统犹太教夫妇,他们相遇,相恋,但确定关系之后,他们找朋友帮忙一,为他们安排了系列传统的相亲约会和求婚活动。我提到这个例子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有趣的思路,可以用来思考基督徒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应该如何继续前行。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变幻多端的世界,一切日新月异,远超过从前的世代,因此,传统社交关系网络都在逐渐丧失影响力。但是,我们能否把某些早先的做法用于当代现实呢?我们能否把人们的目光焦点从钱财和性爱转向注重品格、从追求个人实现转向社群建设呢?我们能否让我们周围的社群更加积极地帮助单身男女寻求婚姻呢?下面,我将列出一些实践上的指导准则。&amp;lt;/p&amp;gt;</p>

§ 为寻求婚姻者提供实际辅导&amp;lt;/p&amp;gt;</p>

要承认,人们有不寻求婚姻的理由。有很多时候,未必非得积极约会或寻求结婚。一个人若总是需要“有人作伴”,很可能已陷入婚姻偶像崇拜。在经历某个重要的过渡期时(比如刚开始工作、入学、丧亲或有其他事情需要你关注),你可能不适合谈恋爱。在经历情感刺激之后,你或许要有意避开对婚姻的寻求。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你的判断可能是不明智的。在经历医治或重整旗鼓的时候,你或许更需要深刻的基督徒友谊,而不是约会和考虑结婚。&amp;lt;/p&amp;gt;</p>

理解“独身的恩赐”。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7说独身是一种恩赐。很多人以为保罗在讲有些人完全缺乏结婚的兴趣或欲望。按照这种观点,有独身的恩赐就是不会经历情感挣扎、没有烦躁不安或没有结婚的愿望。难怪有很多人开玩笑说:“我觉得我没有那个恩赐!”我们必须明白保罗这里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贸然以为,不想谈恋爱是一种从神而来的恩赐。有很多糟糕的原因让人不想婚姻,包括自私的心态、缺乏维持友情的能力、轻视异性等等。&amp;lt;/p&amp;gt;</p>

保罗在书信里总是用“恩赐”一词来表示一种来自于神的能力,神赐给人这种能力,是为了造就别人。所以,保罗这里并不是在讲某种难以捉摸的、无忧无虑的状态。对保罗而言,独身的恩赐在于他可以自由地专注于福音事工,而结婚的人就做不到。因此,保罗独身很可能也会经历我们今天所谓的“情感挣扎”。他可能也想过结婚。但是,他不仅找到了独身生活的力量,可以一生服侍神和服侍人,而且还发现(并且利用)了独身生活的独特优点(例如灵活的时间安排),可以更有效地传福音。&amp;lt;/p&amp;gt;</p>

所以,要正确理解保罗所说的“独身的呼召”,它既不是没有挣扎的状态,也不是悲惨的经历,而是借助独身在生活和事工上硕果累累。一旦你有独身的恩赐,或许你会经历许多挣扎,但更要紧的是,神在帮助你走向属灵的成熟,在别人的生活中结出果子,尽管仍会有那些挣扎。这意味着独身恩赐不只是属于极少数蒙召的人,而且独身不一定持续一生,尽管有可能持续一生。独身恩赐也可能只是为了一段有限的时期。&amp;lt;/p&amp;gt;</p>

年龄越大,寻求婚姻越要严肃。有各种各样的约会经历。一个极端是:约会就是出去参加各样的娱乐活动,但它主要是一个借口,好和某个特定的人共度时光。另一个极端是:约会是为了参加所热衷的活动,比如毕业舞会、看电影或听音乐会,而自己只是需要找个伴儿,有人陪着。尤其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后一种约会更合适,而且这种约会几乎不需要评估对方是否适合结婚。然而,随着我们年龄渐长,多数人渐渐会想,“如果你和我出去,你就是在考虑认真的恋爱关系,或是考虑结婚。”而这时候,如果你还保持后一种约会状态,事情就会变得棘手。有一种情况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你以为两人是在认真谈恋爱,而对方以为只是社交和娱乐。&amp;lt;/p&amp;gt;</p>

所以我要提点建议。首先,行事为人要和年龄相称。青少年一般不应该试图唤醒那些多年之后才能满足的情感欲望和身体欲望,也就是只能在婚姻中得到满足的欲望。然而,如果你是单身,并且已经三十多岁,就应该明白,如果你想和年纪相仿的人继续那种寻欢作乐的约会,那往往是在玩弄别人的感情。年龄越大,越经常出去,双方必须越早承认你们是在寻求婚姻。&amp;lt;/p&amp;gt;</p>

不要与非信徒纠缠太深。这一点会引发争议,尽管本书的读者读到这里应该不会觉得意外。圣经处处都说基督徒应当和基督徒结婚。例如,在《哥林多前书》7:39,保罗写道:“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受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她就可以自由地嫁给她愿意嫁的人。只是要嫁给主里的人。”圣经其他经文,例如《哥林多后书》6:14,也合乎这个原则,并且这是理所当然的。旧约很多地方禁止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结婚,表面看是让人和本族人结婚,但《民数记》12章(这里记载摩西娶了异族的女子)的经文表明,神所关心的不是种族问题,而是信仰问题。&amp;lt;/p&amp;gt;</p>

很多人以为,不鼓励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结婚的做法很狭隘。但是,圣经的这个规定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果你的伴侣不接受你的基督教信仰,那对方就不会真正理解你信主这件事,至少不是由衷地理解。而且,如果耶稣是你生活的中心,那就意味着你的伴侣不会真正体谅你。对方不明白你生命的源泉,不知道你做一切事情的基本动机。我们读过前面几章就会知道,没有人在结婚前完全了解配偶。但是,如果两人有共同的信仰,那么双方就已经了解对方最基本的动机和人生观。然而,如果你和非信徒结婚,而对方不认可、也不明白你所坚持的基督徒原则和最核心的信仰,那么你就会不断做出令对方完全想不通的决策。你生命的这个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你的配偶来说,将永远是模糊的、测不透的。&amp;lt;/p&amp;gt;</p>

婚姻中亲密关系的最美妙之处,就是你终于找到一个懂你的人,这个人最后总能理解你,接纳你的本相。你的配偶应当是一个你可以完全放心的人,你不需要隐藏什么,也不需要不停地解释;这个人应当是和你心有灵犀的人。但是,如果对方不是信徒,对方就不能明白你最看重的东西,不能与你心意相通。&amp;lt;/p&amp;gt;</p>

如果你真的找了一个非信徒,对方不接受你的信仰,那么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你得越来越多地牺牲自己的透明度,将自己隐藏起来。在正常而健康的基督徒生活中,基督和福音与所有事情都息息相关。你看电影的时候会想到基督。你凡事都照基督徒的原则作决策。你会思想今天读经的内容。但是,如果你自然而透明地把这些想法都说出来,你的伴侣会觉得你很无聊,很讨厌,甚至觉得很受伤害。对方会说:“真搞不懂你为何如此痴迷这东西。”你得把这一切全都藏好。&amp;lt;/p&amp;gt;</p>

而另一个更糟糕的可能性是,你直截了当把基督从你意识的中心位置上挪出去。你得让自己对基督的热心冷却。你得刻意不去思想你的基督信仰与生活每个领域的关系。你会让基督在你的理智和情感中贬值,因为如果你继续以基督为中心,你就会感到自己与配偶疏远。&amp;lt;/p&amp;gt;</p>

当然,这些可能的结果都是很可怕的。所以,你不应当故意找一个非信徒,就是和你信仰不同的人结婚。&amp;lt;/p&amp;gt;</p>

在最全面的意义上感受“吸引力”。保罗关于婚姻的书信中,被误解较多的一节经文就是《哥林多前书》7:9,保罗说:“如果不能自制,就应当结婚,因为结婚总比欲火焚身好。”很多人以为这是消极的观点。保罗似乎在说:“哎呀,如果你因为自制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非结婚不可,那就去结婚吧!”但是,保罗根本不是这种消极态度。保罗是在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被某个人强烈吸引,你就要务必和这个人结婚。&amp;lt;/p&amp;gt;</p>

保罗也说“为爱结合”是好事。圣经学者锡安巴(roy ciampa)和罗斯那尔(brian rosner)指出,保罗这里其实是在拒绝后期斯多葛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不应当出于浪漫激情而结婚,婚姻的目的应当严格限于责任和生养后代。而且,保罗不像当时多数异教作者那样认为可以通过婚外私通来释放性欲。不,保罗说,你应该让你的情欲在婚姻里得到满足,并且只在婚姻里得到满足。所以,保罗教导说,彼此吸引是结婚的重要考虑因素。&amp;lt;/p&amp;gt;</p>

但是,让我们继续讨论本书一直在讲的婚姻使命。是的,配偶之间身体的吸引力是必须确然生发的,而且,如果你们一开始彼此吸引是源于另一种更深刻的吸引力,那么身体的吸引力一定会随着时间而增长。这种更深层次的吸引力,我称之为“全面的吸引力”。这是什么意思呢?&amp;lt;/p&amp;gt;</p>

其中一部分意思是:受到对方的“品格”或圣灵的果子所吸引(加5:22及以下)。美国早期哲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说,任何人里面的“真实的美德”——从福音而来的满足、平安和喜乐——都是美好的。我们已经讲过,婚姻可以让我们互相帮助,让双方成为荣耀的、独特的人,就是神正在我们里面塑造的新人。婚姻伴侣可以彼此说:“我看见你现在的变化和你将来的样子(尽管,说老实话,你还得努力)。你将来的光彩会更吸引我。”&amp;lt;/p&amp;gt;</p>

归根结底,你的婚姻伴侣应当是你“神话”(mythos)的一部分。c.s.路易斯说,有一根“神秘之线”会把每个人最喜欢读的书、最喜欢听的音乐、最喜欢去的地方和最喜欢的消遣串连起来。有些东西会触发你心中“难以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让你连接于这根“神秘之线”的源头,也就是神自己。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总让他相信神的存在(尽管按照理性,他是个不可知论者)。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我身上没有这种效果。但每个人总有某个东西特别感动他,让他渴望天堂、上苍或神将来的国度(尽管很多非基督徒只知道心里莫名地渴望“某个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神秘之线”。&amp;lt;/p&amp;gt;</p>

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个人,你们有同样的“神秘之线”,你们相见恨晚,于是这个人成为这根“神秘之线”的一部分。这种东西显然很难讲清楚。&amp;lt;/p&amp;gt;</p>

你应当在将来伴侣里面寻找的,正是这种全面的吸引力。有很多人选择配偶的依据是外表和钱财——不看重品格、使命、将来以及“神秘线索”——结果发现他们找了一个自己并不那么尊重的人。你可以有意识地放弃原先默认的“金钱、外表、面子”这些筛选模式,然后寻找对某个人的感觉,也就是这种全面的吸引力。如果你这样做,就会发现(可能一开始会吓一跳),自己所喜欢的是某些按照原先的评价标准不会予以考虑的人。&amp;lt;/p&amp;gt;</p>

不要过早燃烧激情。原先那种上门求婚做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男女双方可以在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中——例如,在家庭生活、教会生活和社会群体生活中——彼此认识。&amp;lt;/p&amp;gt;</p>

性格的评估和全面的吸引力,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而现代约会和“勾搭”文化会让两人迅速进入性关系,而这样会立刻进入一种浪漫的沉迷感。本书前面讲过,这种感觉会阻碍人真实地评估对方。那种持续一生的爱情,不仅要有美好幸福的感觉,还要有一言九鼎的承诺,驱使我们去满怀喜乐、毫无怨言、甘愿舍己地服侍另一个人,哪怕在逆境中感觉变得干枯冷漠的时候,仍然矢志不渝。这种爱情才是基于全面的吸引力,你喜欢的是这个人的品格、这个人将来的样子和生活使命。在约会早期,强烈的情感会席卷我们,这种情感表面看来是深爱对方。劳伦·温纳说得好:&amp;lt;/p&amp;gt;</p>

当我们“爱上”某人的时候,我们常常看似在服侍我们所爱的人,而实际上我们做的恰恰相反。与其说我们在照料关心,不如说我们在急切求取。我们利用对方来荣耀自己,我们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感到如沐春风,因为我们喜欢对方身上所反映出的自己的形象……这正是基督之爱的对立面。此对立面就是只关乎我自己,甚至把我的爱人当作偶像——这对初恋者当然是一个危险——也全是关乎我自己。尽管我貌似关心对方,但其实我只在乎自己,因为我并不真的把对方看作神所造的人、神所救赎的人,而是想象他是完美的,好像英雄一样又崇高又伟大,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正合乎我所需。&amp;lt;/p&amp;gt;</p>

这种迷恋能够迅速消失,并变为敌意和苦毒,这证明双方原本就没有全面的吸引力,没有真爱。今天的恋爱关系经常从盲目迷恋变成盲目仇恨,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无视对方的严重缺点,后来则变得暴怒、绝望,完全无视对方的任何优点。&amp;lt;/p&amp;gt;</p>

那该怎么办呢?我给今天很多年轻人作过辅导,他们常说,结婚之前最好在一起住一段时间,贸然结婚是不明智的。我给他们讲前面几章的道理——统计数字表明婚前同居的夫妇更可能离婚,他们往往露出怀疑的神色。而今天的“约会”,只不过是新一轮的玩乐和性事。我已经发现,很多人同居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式来继续深入了解对方,他们无法深入对方的生活去评估他们的品格。&amp;lt;/p&amp;gt;</p>

然而,当两个基督徒一同参与信徒群体生活的时候,他们有很多机会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观察他们平时的真实状态。你们一起服侍穷人,一起参加查经和团契,或参加公共崇拜,因此得以进入对方的“前门走廊”,而在信仰群体之外则很难做到这一点。&amp;lt;/p&amp;gt;</p>

有一个办法可以判断你们是否已经度过迷恋期,你们可以问自己一系列问题:你们经历并解决了一些严重的冲突吗?你们走过了一轮悔改和饶恕吗?你们双方都向对方证明自己可以因为爱对方而改变自己吗?有两类情侣会说没有。第一类是,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这说明他们可能还在迷恋期。第二类是,他们关系很紧张,并且为同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冲突。这说明他们还没有学会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技巧:悔改、赦免和改变自己。这两类情侣一定都没有预备好结婚。&amp;lt;/p&amp;gt;</p>

应该如何避免因过早唤醒激情而造成的盲目和情绪反复呢?一个关键的办法就是婚前避免发生性关系。下一章要讲婚前守贞这一古老性伦理的基督教理由和圣经依据。但实际情况是:性活动会诱发深处的激情,让你无法确切了解另一个人。因此需要先发展友爱,后发展性爱。&amp;lt;/p&amp;gt;</p>

然而,如果某人不愿意与你订下终身,那就不要作对方的假恋人。虽然有些情侣过早地确定了关系,但有些情侣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其中一方很不愿意走向婚姻。如果两人的关系已经拖了几年,又没有迹象表明可以继续深入或走向婚姻,那可能说明其中一方认为目前的关系令人满意(虽然不如婚姻那么密切),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因此不需要进入最后的委身阶段。&amp;lt;/p&amp;gt;</p>

凯西和我在大学的时候就观察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贱女友综合症”,因为通常情况是:女方想结婚而男方不想。有时候一对男女会长时间待在一起。这意味着这个男子有一个女伴可以陪他去各种场合(如果他想有人陪),有一个异性可以陪他聊天(如果他想找人聊天),有一个支持他的聆听者(当他遇到麻烦,需要卸下担子,她可以耐心地听他抱怨)。如果这种交往不牵涉到性关系,男方会对别人说,他和这个女子连约会都算不上,他们没有逾雷池半步。如果她找他对质,他可能会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们是超友谊关系!”其实这并不公平,因为他们确实不仅仅是朋友。男人从哥们关系中得不到这么多。他自己不用付出就得到了婚内的许多好处,女方却伊人憔悴,黯自神伤。&amp;lt;/p&amp;gt;</p>

我和凯西庆幸自己有这种远见卓识,却从来没想过这一现象有朝一日会用在我们自己身上。&amp;lt;/p&amp;gt;</p>

然而,我和凯西认识几年之后,我们的关系也经历了这种考验。当时,凯西发现我们之间正好处于上述状况,于是发表了一番讲话,我们家称之为“投珠于猪”的讲话。我当时刚刚不幸结束一段恋情,正在恢复期,尽管彼此还是很好的朋友,也没有怨恨,但我仍然觉得很受伤。我常向凯西倒苦水,她耐心倾听,表示理解,直到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嘿,我受不了。我一直希望从普通朋友升级为女朋友,可是我在情感的天平上为自己不值——我感觉你在拒绝我。所以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没完没了地盼望有一天你希望我们不仅仅做朋友。我不是说我是珍珠,也不是说你是猪,但耶稣对门徒说不要‘投珠于猪’的一个理由,就是猪不懂得珍珠的价值。猪以为珍珠是石头。如果你认为我对你没有价值,那我不会一直投入自己去陪你,盼啊盼的。我做不到。我觉得你在拒绝我,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这种感觉太难受了。”&amp;lt;/p&amp;gt;</p>

这是她的原话。我如梦方醒。这段话让我花时间反省。过了几个星期,我作了正确的决定。&amp;lt;/p&amp;gt;</p>

多听取大家的意见。早先那种上门求婚的模式中,朋友和亲属可以给你许多重要的建议,帮助你选择配偶。有些新的基督徒群体希望重拾从前的做法,鼓励单身者多听取家人的意见,尤其要听父亲的话,甚至近乎包办婚姻。但是,连正统犹太教群体也知道包办婚姻行不通,尤其离家多年的单身者更不可能接受这种形式。另外,很多单身基督徒的父母并不了解基督徒信仰,所以无法正确引导他们。然而,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也是重要的:婚姻不能仅仅成为个人的、单边的决策。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个人的视角很容易失之偏颇。基督徒群体里不乏已婚者,他们有许多智慧可以分享给单身的人。单身者走向婚姻的每一步,都应当听取基督徒群体的意见。&amp;lt;/p&amp;gt;</p>

实际上,我还有话要讲。基督徒群体在你的生命里投入很多,而且可以从你健康幸福的婚姻支取丰厚利息。基督徒婚姻应当成为集体事件。也就是说,已婚的基督徒应当努力与群体里的单身者和其他已婚者分享婚姻生活。应当鼓励基督徒开放家庭,邀请其他基督徒到家里做客(彼前4:9),这不仅意味着邀请单身基督徒进入他们的屋子。根据《罗马书》12:10,我们“要以手足之爱彼此相亲”,这意味着邀请别人来了解我们的生活。神呼召我们彼此敞开。“已婚者应该向未婚者分享真实的婚姻生活,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同样看到婚姻当中艰难、冲突的部分,而不仅仅是美好、轻松的部分。”想象一下那样做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单身者不仅会看到婚姻多么令人满足,还会看到婚姻多么艰难,又是多么荣耀。要实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已婚的人向单身者真实地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婚姻的本相。&amp;lt;/p&amp;gt;</p>

婚姻是神给教会的恩赐。通过基督徒婚姻,福音的故事——关于罪、恩典与和好的故事——可以在教会里、在世界上被看见、被听见。基督徒婚姻就是宣讲福音。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婚姻如此重要。坚固美好的婚姻让基督徒群体受益匪浅,因此,扶持单身基督徒稳妥地走向婚姻,也是基督徒群体的利益所在。单身者千万不可自行其是,结婚绝非只是一个人的事。</p>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