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万纪来御史台赴任之前,对御史台内的情况已经做了十足的功课。 御史台在王剪上任御史大夫的几个月后,就进行了一次大整顿。 除了主簿牛三根以及几监察御史外,其余人都被肃清出去。 现在的御史台,除了原先几个中立的监察御史,其余人均是王剪一手提拔上来,属于他的忠实狗腿子。 权万纪离开办公房后,王剪的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 这样的小喽啰,还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接下来几天,权万纪表现的非常老实。 他除了找马周了解右御史中丞的职责,其它时间都在一个人静静地看着案宗。 六月下旬。 尚书省和户部经过一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忙碌,终于把从吐谷浑和吐蕃缴获的战利品清点完毕。 朝会上。 户部尚书戴胄,举着厚厚的宣纸,朗声念起缴获。 “此次出征,共缴获战马匹,缴获牛头,缴获羊只” “缴获金银九千五百余万两,缴获古董件,缴获名家字画455副” “缴获粮食118万石、皮革125万张,缴获” 这一次大唐把吐谷浑和吐蕃境内的所有财富,全都掠夺回来。 每一个种类,念出来都是天文数字。 念到最后面的时候,戴胄停顿了许久。 在李世民和百官的注视下,他吞咽了一口唾沫,随即朗声说道。 “缴获俘虏人” 戴胄这个户部尚书,虽然不像颜师古等人一样食古不化,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儒家思想影响。 他对王剪缴获俘虏这件事,还是接受不了。 如果说是正常的俘虏倒没什么,关键是这些俘虏,全都是适龄的异族女子。 听到戴胄念到最后一项,朝中不少年老的大臣,开始对王剪指指点点起来。 言语和神情,满是谴责之色。 不过谁也不敢大声说出来,更没有人敢跳出来弹劾王剪。 没看到坐在龙椅上的陛下,正一脸笑容地看着王剪么? 如果在这个时候找王剪的茬,那就是让陛下不自在,陛下一怒他们可就危险了。 至于站在右侧的一众将军,脸上则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 对于他们这帮征战疆场的人来说,胜利者可获得失败者的一切。 等太极殿内的大臣议论一番后,李世民笑着说道。 “王爱卿这一仗,让我们大唐的国库充盈了不少啊!” “朕决定,要赏赐王爱卿白银万两!” “赏赐良田千顷!” 哗啦~ 面对李世民毫无征兆的封赏,太极殿内的众人全都惊呆了。 如果只是单单赏赐金银和良田,对统帅歼灭两个国家的王剪来说,并没有什么。 关键陛下在此之前,已经给王剪封爵,而且还是国公的爵位! 陛下这是又赏重权,又赏大钱。 这赏赐实在高的离谱。 长孙无忌急忙站出来劝谏道:“启奏陛下,先前给王剪的赏赐已经很高,现在又赏赐如此多的银子和田地。” “会不会有些太高了?” 有了长孙无忌打头阵,卢承庆、李百药、刘洎、韦挺、杨师道等人纷纷站出来附和。 “陛下,此封赏的规格已经超过皇子的封赏,并不合规矩!” “陛下封赏全凭自己的喜爱行事,如此下去那还得了?” “王剪虽然有功,但是先前的封赏,已经完全对得上他所立下的功劳。”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一次,这帮人的态度异常强烈。 如果换成以前,李世民说不定会被这帮臣子说服,并虚心改正。 可现在的王剪立下如此泼天大功,而且李世民还把嫡长女李丽质下嫁给王剪。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他奖赏王爱卿多一些金银财宝,女儿以后嫁过去也不至于过苦日子。 只见李世民挥着手,语气强硬道:“一次灭两国的大功,朕认为这个奖赏一点也不少!” “此次奖赏朕已经决定,诸位爱卿不必议论。” 看到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懂得审时度势的长孙无忌、卢承庆和韦挺三人,默不作声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他们虽然满脸的不甘,但是谁也没有继续触碰李世民的霉头。 可还是有所谓‘铁骨铮铮’的大臣。 吏部侍郎杨师道,就是这么一个人。 只见他继续劝谏道:“陛下,早两年您让长孙大人主持修唐律,为的就是行事有依据。” “可如今您作为一国之君,非但没有以身作则,还带头破坏唐律的规定,” “这如果能让百官信服?如何让万民信服?” 静! 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不少官吏为杨师道大胆的言论,而捏了一把汗。 这家伙实在太敢说了! 龙椅上。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一片漆黑。 就在太极殿内的气氛变得微妙之时,最铁骨铮铮的魏征终于站出来了。 他先是瞥了一眼杨师道,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陛下,臣认为刚才诸位爱卿所说的,依据唐律赏赐是对的。” “如果做不到赏罚有所依据,那么一旦君主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封赏,朝廷将会变得一片混乱。” 听到魏征的一番话,李世民和朝中的一众大臣,全都蒙圈起来。 魏征不是和王剪穿一条裤子的么? 今日怎么站在长孙无忌等人一方,和王剪对立起来? 其余官吏心里满是疑惑的时候,只有王剪还保持着淡然,因为他猜到魏征接下来要说什么。 就在朝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之时,魏征话锋一转。 “陛下,在当前的唐律里,并没有记载歼灭两个国家的赏赐!” “因此臣认为可凭借功劳进行赏赐,做到赏罚有度。” “王剪作为大军统帅,在歼灭两国的同时,还给国家带来了海量的财政收入。” “而陛下对王剪的财务奖励,不足缴获的小零头。” “因此臣认为陛下对王剪的奖赏,一点也不多!” 卧槽! 这老匹夫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原来都是为了后面的这两句话。 长孙无忌、卢承庆、李百药、刘洎、韦挺和杨师道等人,心里纷纷对魏征进行咒骂起来。 其余支持王剪的大臣,脸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 门下省的一众属官,嘴上更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部门老大魏征,和御史台老大王剪掐起来,他们还真不好出来搭腔。 一旦得罪了王剪,御史台里面的那帮疯狗,还不得逮着他们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