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怎么生气,查不到人又能怎么办,于是长乐长公主只能阴沉着脸,一边继续想法子调查,一边先把女儿下葬。 她对为什么有人会害女儿,在许久之后,整理女儿的房间时,发现了一些端倪——从刘四娘的房间里,搜出了一些可疑信件出来。 这些信件不多,但里面的内容很惊心动魄。 她女儿似乎在找谁杀另一个姑娘,具体杀谁,信里没写,找的是谁,信里也没写——无论是刘四娘还是马公公,都很谨慎的,不会将自己的名字,还有密谋要害谁写出来,具体的只会在现实中茶楼谈,不会在信里写,留下证据的——只写了双方经常约在茶楼里谈事。 当然了,是宋嬷嬷去谈,不是她女儿。 看到这些信件后,长乐长公主才发现,原来她的女儿虽然才十一二岁,但,竟然这么歹毒,竟然就因为那个姑娘抢了她的风头,就打算派人杀了对方。 现在,她觉得,她女儿的死,只怕跟这个事有关了,因为这些信里,有一封信里,对方表示不会再找她女儿要钱了,让她女儿不要再找人杀他了,他会帮她女儿完成杀人的事,让她女儿派人到茶楼里详谈,显然,她女儿曾被人勒索过,然后她女儿还曾找人杀过这个她派去杀人的人。 所以她在想,是不是这个人,不满她女儿要派人杀她,所以将她女儿反杀了。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打算加害的人,可能已经察觉出了她女儿想杀她,然后派人将她女儿反杀了——她差不多猜中了。 就是……她女儿想杀的人,到底是谁呢? 很难知道,唯一确定的一点是,那个姑娘只怕比她女儿还风光,要不然不会让她女儿嫉妒。 但京中比她女儿还风光的人,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不说别的,那些重臣之女,因父亲是重臣,在聚会中,肯定是人人巴结的存在,看起来就挺风光的。 还有各亲王的女儿,甚至宫里的公主,都是尊贵的存在,也会非常风光的。 当然了,公主应该不是害死自己女儿的人,毕竟公主在宫里,她女儿很难找人害她的。 但也不绝对,她女儿要真讨厌哪个公主,也照样是能找人对付她们的,不管能不能成功,但肯定能针对。 所以要从这些贵女中找出凶手,真的很难。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贵女既然比自家姑娘还要风光,她就是知道凶手是谁了,没证据之下,她想收拾了对方,只怕也是很难的,毕竟人家肯定地位高,哪是想收拾就能收拾的。 所以长乐长公主看到这些信件后,虽对女儿的死,有点眉目了,不像之前像是在迷雾里,搞不清为什么有人要害女儿,现在起码知道,女儿有死的原因了。 ——其实她要是搜搜宋嬷嬷家,还能从宋嬷嬷家搜出砒霜,到时就要更觉得奇怪了。 只是,因为宋嬷嬷是跟着刘四娘一起死的,所以长乐长公主觉得她没问题,就没搜查她的家了。 而宋嬷嬷家人倒是从宋嬷嬷的住处搜出了砒霜——刘四娘给宋嬷嬷的砒霜,当时宋嬷嬷没全给马公公,手上还有一点的——当时都吓死了,生怕牵扯进公主之女死亡事件,赶紧将东西扔了。 同时在心里,对公主之女的死亡,有了点疑惑,想着,怎么,公主之女不会是被自家宋嬷嬷杀的吧? 不会,不可能,毕竟公主已经查出来,厨房那个跑走的打杂的,更可疑。 所以就算在自家宋嬷嬷处查出了当初毒死两人的毒药,也绝对不能怀疑自家人,毕竟哪能往自家人头上扣屎盆子。 所以宋嬷嬷家人虽然发现宋嬷嬷住处有砒霜,但谁也没将这事往外传,都知道事涉死罪,所以大家都知道守口如瓶,免得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长乐长公主,并不知道这事。 倒是长乐长公主从这些信件里,也找到了一些小线索,比如,马公公跟宋嬷嬷谈事的茶楼,长乐长公主觉得,调查这个茶楼,也许能找出来,她女儿找的人是谁,是谁在勒索她女儿,等找出来了,就问对方,他们要杀的人是谁,到时将这个勒索她女儿的人,和他们要杀的人,全都一顿暴打,肯定能问出真凶,因为她觉得,凶手不是这个勒索她女儿,最后被她女儿派人刺杀的人,就是他们要杀的人。 可惜,这个线索虽好,但茶楼里的人,并不清楚长乐长公主要找的人是谁。 没办法,宋嬷嬷每次见马公公,都有乔装改扮。 虽然之后马公公已经知道她身份了,但宋嬷嬷仍然乔装改扮,怕的就是有人认出她,看她跟个太监见面,别觉得奇怪。 因宋嬷嬷是乔装改扮的,长乐长公主拿宋嬷嬷的画像,以此来问茶楼里的人是不是见过,茶楼里的人肯定说没见过了。 因为没见过宋嬷嬷,自然也不知道长乐长公主问的,跟宋嬷嬷接头的人长什么样了,毕竟都不知道哪个是宋嬷嬷,那怎么确定另一个长什么样。 虽然长乐长公主和皇帝,都没放弃对这个案子的继续调查,但事实上,这事已经告一段落了,因为根本查不到新的线索,可不是没法继续调查了。 只能将那个姑娘的画像,发到全国各地,让看到了就逮起来。 但这个时代,又没照片,画像的话,说起来,跟本人真的不太像,很难有用,尤其是,画像不是照着本人画的,而是通过别人的描述画的,就算是那个姑娘自己站在那个画像下面,估计也没人能认得出来,所以虽然到处都有通缉令,但对那个姑娘的威胁问题不大。 也因此,那个姑娘虽被全国通缉了,但一直没被抓住,甚至还过着不错的日子,这要让长乐长公主知道了,只怕又要气死了吧。 其实这也是长乐长公主应得的,琳琅可没忘记几年前,她女儿为宋嬷嬷求情,求她不要处理了宋嬷嬷,长乐长公主拿两万两银子,就将靖安伯府打发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