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还正消化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时,天子突然呼唤起了太子,李承乾一愣,洛君成眼疾手快推了他一下,李承乾反应过来,一晃一晃走到殿中央,他仰着头望着自己的父亲,却不能穿透冕琉,见到他父亲的眼睛,他转而低下头,闷声道:“儿子参见陛下。”</p>
李世民心中一痛,转而又有些欣慰于自己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他的声音很温和,“太子,朕听闻你有外出就藩的想法,朕虽然舍不得你,但终究不能永远庇护你,既然你不愿意留在长安,那便离开吧,这三块土地,你挑一个去就藩吧。”</p>
静!</p>
太极殿中一片寂静,魏征已经闭上了眼睛,当李世民第一次将这件事和他说时,他自然是极度的反对,但李世民只说道:“朕控制不住自己,太子不稳啊。</p>
把一个废太子留在中原,爱卿难道是要让朕在天之灵,看到子嗣相残或者承乾郁郁而终吗?”</p>
魏征很少见的被怼的完全说不出话来,就算是太子的命能保住,但以李承乾的性格,郁郁而终几乎是注定的。</p>
连太子少师都没意见,其余诸位宰相就更没有意见。</p>
殿中群臣有些难以置信李世民的这一番话。</p>
天子这是让太子就藩?</p>
什么就藩!</p>
这是废太子啊!</p>
但就连魏征都没说话,谁还不知道,天子和宰相们,已经事先通过气了,换句话说,这件事,在帝国上层已经通过,现在就是通知。</p>
最惊喜的就是魏王李泰,他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的,此刻强行忍住笑意,目光熠熠的望着李承乾,恨不得代替李承乾回答,快答应,快答应啊!</p>
李承乾有些懵,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他是有被暗示过的,明明是废太子的场合,他却极少见的从那双瞳眸中,见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p>
他瞬间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向李世民行最尊贵的大礼,而后掷地有声的说道:“父亲,您曾经是秦王,儿子虽然不能承继你的地位,但也希望能记住您的音容,儿子选秦王。”</p>
这三王,就没有任何一个是简单的,宋王最严重的就是瘴气,这些年医疗技术好了很多,但有时候还是难以治愈,齐王也不简单。</p>
当四大王国被放出来的时候,殿中群臣就知道了,天子要打辽东国,而且不是臣服的那种打法,而是覆灭,西边收归大唐,建立州县,西边划入齐国,建立王国。</p>
而且殿中群臣都看出来了,天子分封的这几个国家,都是大唐本就控制不了,或者控制成本太高的地域,可谓是深谙邦周分封的精髓。</p>
如果这些王国真的能够建立,那大唐的行政成本和军事成本,都会得到显著降低。</p>
李世民温声道:“太子上前来,拜谢国师,六大王国制度,是国师提出来的,让你出外就藩,也是国师提议的。”</p>
李承乾明白,当李世民分封他的这一刻,他就知道这是洛苏的提议,当日灵天阁一别,国师将他的事放在心上了。</p>
他走到洛苏面前,而后再次跪下,叩首道:“国师再造之恩,承乾永生不忘,日后如果真的有开国建立宗庙社稷之日,定日日夜夜在国中,为您香火祭祀。”</p>
殿中众人都沉默的望着这一幕,谁都知道,这四大王国,秦国大概是日后大唐最控制不住的一个,因为距离最远,中间还隔着燕国和西域。</p>
但。</p>
这个瘸子太子,真的能在群狼环伺中,建立王国吗?</p>
还是如同无数邦周贵族那样,死在征讨的途中呢?</p>
要知道当初邦周初代诸侯,可是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浴血奋战,才建立了根据地。</p>
洛苏摸摸李承乾的脑袋,温声道:“周郡王一脉,现在是洛氏主支之一,理应有敢战士随行,我会让五百敢战士以及家眷跟着君成。”</p>
敢战士跟着洛君成,也就是作为李承乾开拓的帮助,分封开拓,这种浴血之功绩,洛氏怎么能不参与呢?</p>
当初燕王李恪就得到了洛玄星的帮助,现在李承乾更远,更危险,洛氏当然责无旁贷。</p>
李承乾跪在地上再次叩首,“承乾叩谢国师。”</p>
李世民大喝一声,“卫国公!”</p>
“臣在!”</p>
————</p>
李世民和洛苏,唐王朝最高的两座山峰,这位和周王朝洛文公同名的国师,在诸夏走到最关键节点时,引导着大唐走入了分封制,将大唐王朝彻底改造成一个武装帝国。</p>
他极大的扩展了诸夏的生存空间,但同时由于分封行动造就了大批实权贵族,极大的增强了贵族阶层以及祭祀阶层的力量,导致自秦汉时期瓦解的血缘贵族重回世间。</p>
与此同时,分封最终所必然带来的混乱和战争,让唐王朝充斥着血腥,这让他饱受争议,无数人都在询问一个明白答案的问题,这位国师明白他的选择,所带来的未来吗?</p>
“我在梦中见到苍生踏血海,我在梦中见到贵贱如云泥,我亦见诸夏众生笑,我亦见乌云后有光明!”</p>
谁会不明白呢?洛苏怎么会不知道,他的选择所带来的未来呢?他义无反顾的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即便未来的子孙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可能造成的问题,但他依旧毫不动摇。</p>
如此卓绝的政治家,我们不曾再见。——《唐王朝兴衰史》</p>
第931章 西征英雄</p>
天子一声大喝,李靖手中捧着笏板从最前列迈着方步走出,面容肃然。</p>
他抬头向上方望去,天子冷肃的盯着他,国师嘴角带起丝丝笑意,眼中若雨后晴空,就像是在看一件杰出的作品般。</p>
他立刻垂首向前走两步而后站定,心中思绪翻滚。</p>
多少年了?</p>
李靖不记得自己有多久,不曾这样胆气雄浑的应一声“臣在”!</p>
他闭门谢客。</p>
他居家著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