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突然有些踌躇和犹豫。</p>
洛苏见状立刻问道:“你是不是想要问关于太上皇的事?”</p>
见洛苏看出来了,李世民便点头叹息道:“封赏之日,太上皇去游玩,于是我率领群臣在太极殿中,但是那毕竟是太上皇的宫殿。</p>
我认为太上皇久居太极殿,而我作为天子却居在旧东宫,这不能显示正位天下。</p>
而且会让天下人时不时想起玄武门之事。”</p>
这的确是个问题。</p>
洛苏略一思索后便说道:“天子,我有一言,你且一听。</p>
我知道在这些年中,太上皇偏向隐太子,想要终结你的政治生命,甚至想要终结你的生命,这导致你们父子亲情几乎破裂,你心中对他多有怨恨。</p>
但我的建议是,你主动的去修复这段关系,你可以让太上皇搬离太极殿,这件事可以让平阳和玄夜去做,但是你不要做出什么让自己以后悔恨的事情来。”</p>
李世民闻言笑笑,却并没有将这番话放在心中,他现在还年轻,还不能体会李渊面对两个儿子纷争的心情。</p>
洛苏看出来了李世民的心理,暗叹一声,李世民的爱憎太强烈了。</p>
这固然是他成为圣王的优势,但同样也是他的弱点之一。</p>
虽然李世民并不想主动的去和李渊修复关系,但洛苏说的让平阳和洛玄夜去劝李渊之事,他还是记在了心中,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让李渊“主动”把太极殿让出来。</p>
自古以来,南面而王!</p>
堂堂天子,总是待在东宫中算是怎么回事,简直滑稽。</p>
而且李世民还有一重没说出来,但洛苏默认的意思,那就是他要彻底开始对武德年间的政策开始清算了。</p>
贞观是新政,什么叫做新政?</p>
自然是将以前的政策都改掉,在李世民看来,武德年间的大唐是阴暗的,是完全和隋朝没有很大区别的,根本就没有新朝的煌煌气象。</p>
建立属于贞观朝的新气象,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武德朝的阴暗以及错误都提出来,然后一一改掉。</p>
他要彻底和武德旧政划清界限,以彰显属于自己的英明神武,以彰显贞观的恢宏,这自然是在李渊脸上抽巴掌,但李世民必须这么做。</p>
政治上的清算,是残酷的,李渊留下的政治遗产几乎都要被李世民扫进历史的垃圾堆。</p>
洛苏默认了这一点,因为他也觉得李渊武德朝的政治遗产乏善可陈,毕竟整个武德年间,前半部分在打天下,内政上主要是配合李世民征战。</p>
后半部分李渊在维持太子和秦王间的平衡,大唐在不断的内斗,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什么重要的足以影响以后得政策出现呢?</p>
……</p>
李世民离开灵天阁后,就立刻去找洛玄夜前来,他希望能够尽快让李渊搬离太极殿,他的贞观新政,要在太极殿中颁布才最好。</p>
洛玄夜匆匆从郡王府赶往皇宫,李世民一见他来,也不客气,立刻道:“玄夜,我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来做。”</p>
“让太上皇搬离太极殿?”</p>
洛玄夜听罢惊道,然后立刻就反应过来,为什么李世民要这么做。</p>
“玄夜,行不行?”</p>
洛玄夜皱皱眉头,缓缓道:“可以,但有些问题,陛下要解决。”</p>
“你说。”</p>
————</p>
“王道仁政”。</p>
这是贞观元年大唐君臣对未来天下的第一个期盼,这是神秘的国师洛苏出现在大唐政坛上的第一个对大唐帝国的规划,这仅仅是他恢宏蓝图的冰山一角。</p>
……</p>
李世民何以从诸圣王中脱颖而出,“古之圣王皆不及之”,根本原因在于他不认为自己身为君王就拥有无限的权力和威福。</p>
……</p>
“他站在太极宫中,万民向他叩首,炽热明亮的光洒在他身上,他并不气势凌人,而是低下头,在他的身前有一条大道,叫做圣王之道,道路的尽头有一册画卷,百姓在其间饮乐,叫做贞观。”——《唐王朝兴衰史》</p>
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p>
殿中略有些有些逼仄,怪不得李世民一直都想要换到太极殿。</p>
二人说话很是干脆利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p>
帮着李世民做事,对洛玄夜来说,没什么问题,太上皇待在太极殿,也的确是不合理。</p>
那么大的宫殿群,是处理朝政的,现在只有李渊和宫女和一些妃子,李渊每日在那里饮酒享受,要么就是给李世民生一群弟弟妹妹。</p>
这些弟弟妹妹,之后都要封王、封公主,还要给他们食邑,想想就让李世民感觉头疼。</p>
占着这么重要的地方,不干正事,给李世民腾地方是应该的。</p>
只不过,这毕竟是太上皇,洛玄夜也称呼了他十多年岳父和父皇。</p>
洛玄夜在李世民面前倒是不至于冷面,他缓缓叹息道:“陛下。</p>
太上皇,他毕竟是父皇,就算是让他离开太极殿,也不至于让他到西殿中。</p>
那殿中夏天热还潮湿,冬天又阴冷,他年纪大了,待在那里实在是受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