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众人走进后,洛楚第一句话就是:“诸位爱卿不必担心,本公不会前往昭城奔丧,大局为重,本公明白。”</p>
还没等众人松一口气,洛楚便又说道:“本公不能前往昭城奔丧,这是本公的过错,本公日后将在吴国服孝,万望诸公注意言行。</p>
便如此。</p>
诸公请回吧。”</p>
洛楚竟然没等众人说话,就直接下了逐客令,这是从未有过的行为,但众人都明白现在的洛楚恐怕心情很差,不想见到太多人。</p>
既然洛楚已经不回昭城奔丧,那就没有大事,众人对视几眼后,纷纷告辞退下。</p>
望着离开的众人,洛楚正襟危坐的身子一下子垮塌下来,眼泪瞬间噙满了他的眼眶。</p>
“夫人,父亲会不会怪我啊,怪我因为这俗事杂务,竟然就连最后一面都不曾去见他。”</p>
小乔将洛楚抱在怀中,温声道:“夫君不必担心,父亲怎么会怪罪你呢?</p>
恐怕你真的冒着风险去昭城奔丧,那才是会让父亲怪罪的。</p>
有朝一日,我们会回到昭城的,会的。”</p>
……</p>
洛川薨逝。</p>
随着一道道风,随着寒冬过去,随着春风拂过,终将是过去了。</p>
这些年实在是死去了太多的人,有天潢贵胄,有升斗小民,对死亡所有人都带着麻木的情绪。</p>
战争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中原的,关中的,乃至于草原的!</p>
————</p>
川性刚强,少游洛阳,见不平而拔刀助之,士民曰正,朝政昏暗,川慨然勃作,挂冠归国,常庇豪杰,及至党锢,川斥灵帝,又护清正,天下赞声,称之楷模。</p>
灵帝祸乱,太平乱起,川怀忠谨,勤王而东,惜功败未成,汉业忽衰,川未哀惜,强作振声,遍观宗子,欲寻光武,刘备有运,乘风而起。</p>
川承祖业,汉业刘氏下最尊者,故时怀兴盛之愿,世道艰难,大业难成,诸侯举王,汉业几不复存,刚而易折,川怀绝意,遂薨矣。</p>
灵帝有忠不信,有贤不用,川有才不显,青史难书,岂非贤臣亦需圣王配?</p>
惜哉!——《后汉书·洛英侯世家》</p>
第744章 赵国存亡,系于我身!</p>
当寒冬过去,从未停歇的战争再次加快了脚步。</p>
青州乃是自南攻北的桥头堡。</p>
据青徐,攻河南地,一片坦途,自青州过黄河,攻渤海,攻冀南,同样是一片坦途。</p>
楚王府中。</p>
刘备望着大汉十三州堪舆图肃容而立,洛齐边咳边说道:“王上。</p>
我军如今当攻渤海,然后转道而西,联合赵国,攻灭曹操建立在河北的魏郡。</p>
而后再一路向西攻灭河内等地,使曹操全面退回河南。</p>
翌日我军再挥军北上,降服赵国,与燕国战,全据幽冀青徐,如此大业可成。</p>
如今唯一所需要的就是等粮草收割,青州今年遭了蝗灾,收成不如往年,要先等等,但天下势一日三变,一等就容易出事啊。”</p>
刘备眉头皱起又舒展开,神情很是纠结,沉吟许久才缓缓道:“粮,兵民之本。</p>
不能将百姓家中存粮取尽啊,万一再遇到天灾就完了,等等吧,等到明年收获再说。”</p>
对刘备的选择洛齐一点都不意外,楚王后从外走进,手中牵着刘备的嫡长子,刘备笑着招招手。</p>
洛齐行礼后走出王府,走上马车回身望了一眼楚王府,暗道:“明年,希望明年能成行。”</p>
……</p>
邯郸。</p>
只剩下三郡之地的赵国相比较燕国和魏国自然是力弱到极致,但若说衰败则不然,甚至从那来来往往的商队,还颇显繁荣。</p>
邯郸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冀南重地之一,如今也不例外。</p>
一行臣子从赵王宫中匆匆走出,待走出宫门的那一刻,沮授和荀谌皆靠向洛燕,沮授皱眉轻声道:“子燕公,今日宫中似乎有些不对啊,王太后和大王间有嫌隙。”</p>
荀谌左右瞧了瞧,而后低声道:“王太后一直想要先王三子继位,那才是她亲生的最宠爱的儿子。”</p>
洛燕面上没什么表情,王位之争永远不会少,选择继承人一向是最难的问题。</p>
这种选择甚至和人杰与否问题都不大。</p>
袁绍没有废长立幼,吕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p>
洛燕平静地说道:“谁做君王讲究的是公平。</p>
人心中的公平。</p>
自古以来就是立嫡立长,因为这样最公平,不会引起骚乱,不会让其他人升起别样的心思。</p>
自古以来也多有立贤之事,嫡长有亏,别子有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