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洛辰拿出庙号之后,很多人都去了解,商王朝的庙号只有四种,“太”、“高”、“世”、“中”,再加上祖和宗两种区别,所以一共就只有八个庙号。</p>
但是太祖和高祖是不同时出现的,或者可以说,一个王朝正常来说就不该出现两个祖,所以能用的就只有五个庙号。</p>
庙号的珍贵可想而知。</p>
高皇帝庙号创建大汉,上太祖的庙号自然是应该的,但是大行皇帝虽然有功德,但想要匹配这几个庙号还是太过勉强了。</p>
洛新一见群臣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立即给洛辰使了个眼色。</p>
洛辰心领神会,起身走到殿中,群臣目光便落在他的身上,看看他要怎么说。</p>
洛辰行礼道:“大丞相。</p>
臣制庙号,是为了礼赞圣王皇者,殷商虽有太高世中,但昔年邦周有数十位君王,可以称道的有十数位,庙号是不足的。</p>
其中有数位,比及武王、康王自然是远远不及,但却远远胜过其他的君王。</p>
泰山再高,登阶而上。</p>
功劳再大,依次分明。</p>
若是这些君王和那些平庸之君混为一谈,这难道是正确的吗?”</p>
洛新闻言拍手赞叹道:“善。”</p>
见到这一幕,殿中的大汉官员们只想狠狠吐槽。</p>
你们兄弟两个在这里给我们演戏唱双簧呢?</p>
拜托不要这么明显啊,起码也找个我们不认识的小官,或者是某个投靠了洛氏的彻侯也好啊。</p>
洛新当然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但他不在意,政治就是这样,只要有个遮掩就可以了。</p>
要是有人敢上来质问,洛新会直接不屑的和他说,“怎么?你不服气?”</p>
然后立刻痛批一顿,让他拿出唱双簧的证据,否则这大汉朝他是不要混了,直接到岭南国去给赵佗当臣子去吧。</p>
洛辰便继续说道:“庙号只为褒扬,便挑选最美好的字眼来填充,传说上古圣王有十德,以仁、以信、以义、以孝、以哲、以英、以睿、以德,如此等等,皆可为庙号。”</p>
洛新闻言好奇的问道:“但是谥号之中同样有这些字眼,又怎么用来区分呢?”洛辰笑道:“大丞相,谥号与庙号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谥法解对每一个字眼都都有极多的解释。</p>
很多庶民百姓都不知道代表什么含义,但是庙号不同,仁就是仁,难道有人不知道仁是何意吗?</p>
孝就是孝,难道有人会不知道孝为何意吗?</p>
传说之中圣人造字,那些美好的字眼,都有古圣王的赐福。</p>
以字本身的美好含义,来赞扬君王的功德,这就是臣改造庙号的初衷。”</p>
妙啊!</p>
洛辰的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赞叹起来,用这些代表美好品德的字眼来赞扬君王,而不是按照谥法解,这完全开拓了一条新路。</p>
日后的君王除了要在乎谥号,还要在乎庙号,除非有自信去争太祖之外的四个庙号,否则就要注意自身的品德。</p>
若是出现悖逆之举,却上仁孝的庙号,那就太过可笑了。</p>
洛新更是直接大笑道:“真不愧是我洛氏大才啊,开前人未有之路,纵然是历代先祖也为你骄傲。</p>
既然如此,你认为孝惠皇帝可以得到什么庙号?”</p>
洛辰掷地有声道:“仁德都可以。”</p>
洛新笑着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诸位臣工,你们的看法呢?”</p>
仁德?</p>
这两个字眼里面,自然是“仁”更好听一些,在诸子百家之中,不仅仅是儒家在谈论仁,实际上所有的学说都探讨过“仁”和“天”这个话题。</p>
先是第一个人下拜道:“孝惠皇帝当上‘仁’,以彰显择及苍生之情!”</p>
话说到这份上,纵然有人想要改变那也不可能了,在官场之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事事标新立异。</p>
尤其是为大行皇帝商议身后事的场合,一个不慎,就会被无数人盯上,杀身之祸就从这里开始了。</p>
见到群臣非常团结的要为刘盈上仁宗的庙号,洛新有些感动,他缓缓从上首走下,一路走出殿外。</p>
望着吕雉的陵寝和刘盈下葬的地方,心中暗暗道:“刘盈啊,这是我所能为你做的最后了,以后就剩下你的孩子了,我会好好帮你教养他的。</p>
你想要做个能力卓绝的明君,他会继承你的遗志。”</p>
皇太后张嫣带着皇帝刘恒走到洛新身边,刘恒奶声奶气的问道:“姑父,您在看什么呢?”</p>
洛新从张嫣手中接过刘恒,一把抱了起来,指着高高的宫墙之外,笑道:“陛下,那里是先帝的陵寝,他就在那里保佑着您,看着您成为一个圣明之君。”</p>
刘恒闻言道:“姑父,母后也经常教导我要向父皇学习,要向您好好学习,恒儿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皇帝的。”</p>
洛新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转身面对着诸位大臣朗声道:“大汉仁宗孝惠皇帝,立刻向天下颁布诏令,宣布这件大事。”</p>
他站在殿外,但是声音却异常的洪亮,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心头。</p>
他抱着刘恒,仿佛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从吕后开始担任丞相,到刘盈辅政,一直到刘恒摄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