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军顺利接管南江城,大都督李休深谋远虑,立即部署兵力,一方面全盘接管南江城的城防,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派遣精锐部队分赴周遭郡县,接管防务,稳定民心,巩固大汉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 在南江城内,投降的齐军兵卒被妥善安置于临时营地之中,他们或面露迷茫,或心怀感激,但无一不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而在这片营地之外,中郎将刘无极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整军。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整齐划一的军营之上,刘无极身着铠甲,英姿勃发,立于高台之上,扫视着下方的士兵。 “将士们!”刘无极的声音洪亮,穿透喧嚣的军营“尔等虽曾为敌,但今日已归顺我汉室,便是我汉军的一员。从今往后,我们要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士兵们纷纷挺直了腰板。刘无极继续道:“汉军一向崇尚精兵政策,故此,我们将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整编。老弱病残者,将按约定发放路费,归家安养;而不愿再从军者,亦不会强求,同样会给予妥善安置。 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留下来的,必须是真正的勇士,是愿意为汉室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说罢,刘无极一声令下,士兵们按照既定程序,依次接受体能测试、武艺考核以及忠诚度审查。过程中,刘无极亲自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选拔出的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同时,他还注重士兵的思想教育,强调纪律与忠诚的重要性。他亲自授课,讲述汉军诸多福利待遇、尤其是十八等军功封爵制,彻底激发士兵们的战斗意志。 经过数日的紧张整备,一万精壮兵马终于集结完毕。他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队列整齐,士气高昂。刘无极站在他们面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当汉军军卒入城之后,果然如李玄贞所承诺的一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按照汉军习惯,李休下令抽调军中数位精干校尉、都尉身先士卒,率领着精锐部队在城内昼夜巡视,仪表堂堂、人高马大的军卒们眼神锐利,步伐坚定,所到之处,无不令人心生敬畏。而汉军军卒们不仅严格监督军纪的执行,还亲自处理民众间的小纠纷,确保城内秩序井然。 在汉军的铁腕治理下,南江城内的数个帮会、地痞无赖团伙迅速土崩瓦解。汉军将士们英勇果敢,下手狠辣,将一个个为非作歹之徒绳之以法,这些长期欺压百姓、扰乱治安的恶势力,彻底被剿灭。 与此同时,汉军开仓放粮,将原先齐军以及一些不法商会恶意囤积的粮食分发给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苦难百姓。 短短数日之内,南江城内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声鼎沸;市集之中货物琳琅满目,交易繁忙。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纷纷称赞汉军的仁义之举,感激他们为南江城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而对于大部分明智未开的百姓来说,城头上旗帜的更换似乎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在他们眼中,无论是齐军还是汉军,只要能保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吃上饭,种上田,便是好军队。更何况,汉军铲除恶霸、开仓放粮的种种善举,早已赢得了此地民心。 …… 这一日,自汉军入城后,便一直闭门谢客的李三信府邸门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悄然而至。 只见身着便服的李玄贞,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轻轻地叩响了大门。他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代表汉军向李三信表达慰问与敬意,更是希望能够借助李三信的份量,进一步巩固汉军在南江诸地的统治地位。 …… 李三信府邸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位旧识的脸庞。李玄贞与李三信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几盏清茶,茶香袅袅。 李玄贞言辞恳切,向李三信阐述了汉军的诚意,以及当前局势下,稳定南江、稳定整个南方局势的重要性。李玄贞诚恳地邀请李三信加入汉军,为天下一统,造福百姓而鞠躬尽瘁。 见李玄贞言之凿凿,十分诚恳的样子。李三信有所犹豫,毕竟他身份显赫,一旦投身汉军,便意味着要放弃往日荣耀,或许还会背上骂名。 然而,在李玄贞的耐心劝解与诚挚邀请下,他逐渐被汉军的担当所打动。想到自己家族在南江城的根基深厚,若能借此机会为百姓谋福祉,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最终,李三信点头应允,决定加入汉军为将。李玄贞闻言随即起身参拜,夸赞李三信高风亮节,为民着想。 …… 次日,大都督李休设宴款待李三信、李必等一众降将,宾主尽欢之后,李三信亲笔修书两封,一封送往资丘的朱启将军处,另一封则寄给巢州的严宽。信中,他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并表达了自己愿意配合汉军、共谋大业的决心。同时,他也希望朱启与严宽能够审时度势,为了大局考虑,放下成见,改弦易辙。 …… 数日之后,南江城将军府内,信使匆匆归来,带来了朱启将军的回信。 信中,朱启直言南月湖匪患猖獗,已成为当地百姓心头大患。他提出条件,若汉军能成功剿灭这股匪徒,他麾下的两万人马将无条件投降,归顺汉军。 这一消息在将军府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都督李休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休决定派遣李玄贞率领麾下精锐的右翊卫前往南月湖,执行剿匪任务。众人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不仅关乎到南江城的稳定,更关系到汉军能否顺利收编朱启的部队,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因此,出征之前,李休特意叮嘱李玄贞务必小心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