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江北岸 张勐渡口 齐国大将军凌青站在江边,望着滚滚江水,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战败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他知道,这一退,便意味着放弃了整个江北之地。那些曾经誓死扞卫的城池,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都将成为汉军的囊中之物。他感到无奈,感到不甘,却又深知现在的情况下,继续坚守昌州只会让更多的将士白白牺牲,战局至今,将士疲惫,士气低沉,再打下去毫无意义。 “大将军!水师已经抵达。”郭都走来禀报。 凌青仿佛并未听到郭都所言一般,转身面朝西北大地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仿佛能够闻到那坚守十数年的西北边疆的气息。他怀念那片西北边疆的土地,怀念那里的山山水水,怀念长眠于此的袍泽弟兄。他的心中充满了对那片土地的依恋。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为大将军,身上的责任与使命远比个人的情感更为重要。 他睁开眼睛,缓缓转过身来再次望向那滚滚的江水。江面上,雾气渐渐散去,露出江水的本色。凌青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那是对家乡的热爱,对战场的厌倦,对未来的担忧。 战争是残酷的。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然而,作为三军统帅,他必须面对这一切,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将士们,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软弱和无奈。 凌青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胸膛。他知道,自己还有责任要尽,还有使命要完成。即使战败了,即使失去了江北之地,他也不能放弃。他要带领剩下的将士们,渡江南下,重振旗鼓,再次与汉军决一死战。 当郭都的声音再次传来, 凌青沉声说道:“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渡江,退守怀州。” 众将闻言,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于是,齐军开始有序地渡江,准备退守怀州。 旗舰上,凌青望着陆续登船的将校军卒,见许多人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凌青心中的不甘却比无奈更为强烈。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不甘心看着齐国的大好河山落入敌手。 他回想起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将士们,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坚定,战死的袍子弟兄们为了齐国的安宁,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凌青知道,自己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能让他们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凌青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天空,那里有一片辽阔的蓝色,仿佛能够包容他所有的悲伤和无奈。他知道,自己还有路要走,还有责任要尽。他要将那份无奈和不甘化为动力,带领剩下的将士们重新振作起来。 凌青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胸膛。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擂动战鼓,大吼道:“齐军的儿郎们!抬起头来!” 众军卒闻言皆是看向旗舰甲板上的凌青:“儿郎们,一时荣辱铭记于心,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今日我凌青兵败,带着你们退守怀州,但在此本将对这齐江江水发誓,不出三年本将定然重整兵马,带领诸位兴兵渡江,击退汉军!收复失地!” 言毕,拔出佩剑割破手掌,任由血液滴落江中。一众将军如齐梁、郭都、凌子祖、徐纵、曹卿、乐正等人皆是拔出佩剑划破手掌,将鲜血滴落江中。 许多出身西北的将校军卒见此纷纷有样学样,一时间猩红的鲜血晕染江水,这正是对未来的信心,对将士们的承诺。 凌青知道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使命还未完成。他要带着那份无奈和不甘,继续前行,直到收复边疆,驱除汉卒。 …… 然,数日前在昌州商议退军一事时,杨济道以自己地盘西军首府陵城受到了汉军的威胁为理由,谢绝凌青邀其退入怀州的邀请,独自引着兵马分兵向正南而行,意图回师陵城,增援谷关,击退汉军陈颂所部,收复失地。 被汉军重伤的李三信见状,也决定引军回师南江。他知道,现在与汉军对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也担心南江的安全。 昌州城外荒野 见凌青率领主力兵马已经挥师东进,李三信在其大将李必的护卫下躺在车架中,拦着杨济道的去路。 杨济道颇有些摸不着李三信作何打算,便策马上前问道:“李将军?拦我去路,为何呀?” 李三信在亲卫的搀扶下坐起,掀开车帘,露出那张憔悴的面容:“杨将军,某有一事想与将军商议,将军可愿听一听?” 杨济道狐疑道:“说说看?” 李三信缓缓开口:“杨将军,今汉军已经攻下西军大部地盘,更是陈兵谷关之外,某以为将军回师后势必兴兵出击增援谷关。凭借将军本事退敌不难,但汉军势大,某愿与将军结盟,待将军出击谷关之时,某引军渡过南浔江,攻打南凌城,而后长驱直入攻当归,截断汉军后路,与将军南北呼应,截杀汉军陈颂所部精锐于九合。不知将军何意?” 杨济道闻言思索再三:“说吧,有何条件?” 李三信:“无他,事成之后,只需割让南陵城给我便是。” 杨济道呵呵一笑:“南陵城如今就在汉军手中,日后你若拿得下,就给你便是。” 李三信轻咳两声说道:“好,一言为定。那预祝将军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待李三信引军南下,身影逐渐远去之后,杨济道神色凝重,沉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撤军,回师陵城。” 西军将士闻听回师消息后,心中大为欢喜,高呼将军明智!于是,西军各部开始有序地撤退,踏上返回陵城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