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五脏风症的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希望您讲讲诊断关键和病症表现 岐伯说:“肺风”的症状,“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以及诊察时需注意“眉上部位,眉间往往会呈现白色”,这一系列描述,不仅是对病症表象的精确概括,也蕴含了中医对于人体与自然、脏腑与体表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多汗与恶风:在中医看来,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控制汗液排泄。肺风患者多汗,往往反映了肺气虚弱,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而怕风,则是因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机体易受风邪侵袭所致。 面色淡白:肺主气,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面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故见面色淡白无华。 咳嗽气短: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弱,宣降失常,则易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而白天减轻,傍晚加重,可能与人体阳气昼夜变化有关,傍晚时分阳气渐衰,正气更虚,故症状加剧。 诊察眉上部位:中医望诊中,面部各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眉上部位(通常指印堂至眉毛上方区域)与肺脏相应。肺风患者眉间呈现白色,可能是肺气虚弱、气血不荣于外的表现,为中医望诊提供了重要的诊断线索。 “心风”若以症状而言,其表现如“多汗怕风,形体干瘦,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时说话不爽利”,以及诊查时“舌质往往会呈现红色”,这一系列特征,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 多汗怕风:这反映了心气不足或心火过旺导致的卫外不固与内热外散并存的复杂状态。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心气不足则固摄无权,易致多汗;而心火亢盛,则逼迫津液外泄,同样可见多汗。怕风则是因体表卫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侵袭所致。 形体干瘦:可能意味着心血不足,不能滋养全身,加之可能存在的内热消耗,导致形体日渐消瘦。 容易发怒:心主神明,情志之怒与心火旺盛有密切关系。心火过旺,扰动心神,易使人情绪易怒,难以自制。 面色发红:这是心火亢盛的直观表现。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火旺盛,气血上涌于面,故见面色发红。 病重时说话不爽利:可能因心气虚弱,或痰火扰心,影响语言功能,导致说话不流利,甚至言语不清。 诊查时要注意舌部:舌质呈现红色,往往是心火旺盛的明确指征。中医望舌,通过观察舌色、苔质等变化,可以判断脏腑的寒热虚实。心火旺盛者,舌质多红,甚至可出现舌尖红赤、芒刺等征象。 “心风”虽非现代医学术语,但中医对其症状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内在脏腑功能失调角度理解人体病理变化的方法。在实际诊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 针对的“肝风”症状描述,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概念,用以概括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失调相关的临床表现。虽然“肝风”并非现代医学的直接术语,但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总结,对其症状有了深刻的认识。 多汗、怕风与常悲伤: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同时肝也藏魂,与人的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肝风患者多汗、怕风,可能反映了肝气不舒,气机郁滞,导致腠理不固,汗液外泄;而常悲伤,则可能是肝气郁结,魂不守舍,情绪难以调节的表现。 面色微青:肝属木,其色青。面色微青,是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导致面部血管充血或缺血的直观反映。这也是中医望诊中判断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依据之一。 咽喉干:虽然咽喉与肺脏的关系更为直接,但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肝风患者咽喉干燥,可能与肝气郁结,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有关。 容易发怒:肝主怒,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都易导致人情绪易怒,难以控制。这是肝风患者常见的情绪表现。 有时厌恶女性:这一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较为少见,可能更多地与患者的个人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然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肝气郁结可能导致情志不畅,进而影响人的社交与情感表达。 诊查时要注意目下眼圈:中医望诊中,眼部是观察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窗口。目下眼圈(即眼睑下方)出现青色,往往是肝气郁结、气血瘀滞的征象。这一观察有助于中医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及病情轻重。 肝风的症状表现多样,涉及情绪、面色、汗液、咽喉等多个方面。在中医诊疗中,应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患者个体差异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避免将某一症状简单地归咎于某一脏腑的病变。 在中医理论中,“脾风”这一病症虽非现代医学直接对应术语,却蕴含着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洞察。针对“脾风”症状,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一番探讨。 多汗与怕风往往与体表卫气不足、腠理不固有关。在中医里,脾主运化,不仅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全身,还参与水液代谢的调节。当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时,水液代谢可能出现障碍,导致汗液异常排泄,同时卫气生成不足,难以抵御外邪侵袭,故见怕风。 身体疲倦与四肢懒于活动,则是脾气虚弱,肌肉失养的典型表现。脾主肌肉,脾气健运则肌肉丰满有力,反之则肌肉消瘦、松软无力,人易感疲倦乏力,四肢不欲动。 面色微微发黄,同样与脾气虚弱密切相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面色黄而无华,往往提示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在中医望诊中,面色是判断脏腑功能状态的重要窗口,面色发黄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食欲不振,则是脾胃功能减退的直接体现。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当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时,胃的受纳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食量减少。 诊查时要注意鼻尖部,鼻尖往往会呈现黄色,这一观察点体现了中医望诊的精细与独特。中医认为,面部不同区域与脏腑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鼻尖与脾相对应。因此,通过观察鼻尖的颜色变化,可以辅助判断脾脏的功能状态。鼻尖发黄,往往提示脾气虚弱,气血不足。 “脾风”的症状表现多样,但归根结底都与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有关。在中医诊疗中,应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同时,针对脾气虚弱的情况,可采取健脾益气、和胃消食等中药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在“肾风”一词虽不常见,却深刻反映了中医对肾脏功能失调及其相关症状的整体认知。针对肾风症状,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一番探讨。 多汗与怕风,这二者在中医看来,往往与体表卫气不足、腠理不固有关。然而,在肾风的情况下,这种表现更多地可能是由于肾气亏虚,导致全身机能下降,卫外功能减弱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虚弱不仅影响汗液的固摄,还可能导致机体对风邪的抵抗力下降。 面部浮肿,则是肾风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中医认为,肾主水液代谢,肾气不足则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泛滥肌肤,故见面部浮肿。这种浮肿往往以晨起为甚,随着活动的增加而逐渐减轻。 腰脊疼痛,不能长时间站立,则是肾气亏虚,腰腑失养的直接体现。肾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肾气充足则腰脊强健,反之则腰脊酸软疼痛,难以久立。 面色黑的像烟煤,反映了中医对肾病面色的独特观察。中医认为,黑色入肾,肾病患者面色往往偏黑。这种黑色并非健康的黑色,而是晦暗无光,甚至带有烟熏之感的黑色,提示肾气衰败,精血不足。 小便不通畅,则是肾风患者泌尿系统受损的表现。肾主水,开窍于二阴,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无权,水道不利,故见小便不通畅或淋漓不尽。 诊查时注意面颊,面部往往会呈现黑色,这一观察点进一步印证了中医对肾病面色的认识。面颊部是中医望诊中判断肾脏功能状态的重要区域之一,肾病患者此处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黑色改变。 “胃风”一词地描绘了与胃功能失调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针对胃风症状,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一番解析。 颈部多汗怕风,这一症状可能并非胃风的主要表现,但在中医看来,人体各部位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颈部多汗可能与胃火上炎,蒸腾津液外泄有关;而怕风则可能是卫气不足,腠理不固的反映,虽然这更多与肺卫相关,但在胃风患者中也可见到,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全身的气机与卫气。 吞咽饮食困难,膈部阻塞不通,这是胃风患者较为典型的症状。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胃气不和,胃失和降,则可能导致食物在胃及食道中滞留不下,出现吞咽困难和膈部阻塞感。此外,这也可能与胃火炽盛,灼伤食道黏膜有关。 腹部容易胀满,衣服穿少了腹部就容易胀满,这反映了胃风患者脾胃功能虚弱的特点。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则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腹胀满闷。同时,腹部对寒冷刺激敏感,也是脾胃虚寒的表现之一。 吃了凉东西就要泄泻,这是胃风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中医认为,寒凉之物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下注肠道,引起泄泻。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患者脾胃虚寒的体质特点。 在检查时,注意病人形瘦腹大的特点。这一体征可能反映了患者长期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导致营养不良而形体消瘦;同时,由于脾胃虚弱,气机不畅,也可能出现腹部胀满膨大的情况。 “头风”一词,是指风邪侵袭头部所致的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但多与风邪的特性及头部经络的受累有关。针对“头风”症状,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一番探讨。 头面部多汗与怕风,是头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易受风邪侵袭。风邪具有轻扬开泄的特性,易使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故见头面部多汗。同时,风邪善行数变,易使人体对寒冷刺激敏感,产生怕风的感觉。在起风的前一天,由于自然界中风邪的预先涌动,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感应,导致头风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 有趣的是,“等到起风的当日头痛的情况反而会减轻”。这一现象在中医理论中虽不常见,但我们可以尝试从风邪的性质和人体自我调节的角度来解释。一方面,当风邪真正来袭时,人体可能会启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如腠理紧闭以减少风邪入侵,或正气与外邪进行激烈抗争,导致患者主观上感觉头痛有所减轻(尽管这种减轻可能是暂时的,且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发展阶段或心理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头风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因素,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常采用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漏风”的病症,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与肺卫不固、气虚自汗等相关的病症范畴。这些症状主要体现了人体正气不足,尤其是肺卫之气虚弱,导致汗液失于固摄,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 多汗、不能穿单薄的衣服,以及一吃饭就全身汗出喘息,这些都是气虚自汗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气有固摄汗液的作用,当气虚时,这种固摄能力减弱,就会出现汗液异常排泄的现象。吃饭时,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增强,需要更多的气血支持,而气虚之人本就气血不足,因此更容易出现汗出、喘息等症状。 怕风、衣服常被汗浸湿,则进一步说明了患者卫气不足,腠理不固。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卫气虚弱时,机体就难以抵御风邪的侵袭,因此患者会特别怕风。同时,由于汗液过多,衣服常被浸湿,这也增加了患者受凉感冒的风险。 口干易渴、受不了劳累,则是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症状。气虚不仅影响汗液的固摄,还可能导致体内津液的生成和输布障碍,从而出现口干易渴的现象。此外,气虚之人往往精力不足,稍一劳累就感到疲惫不堪,这也是气虚的典型表现之一。 针对这类病症,中医通常采用益气固表、敛汗止汗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玉屏风散、牡蛎散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和卫气功能,从而改善上述症状。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利于病情恢复的因素。 “内风”而是指由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风邪内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针对您所描述的内风症状,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一番探讨。 多汗且汗多粘湿,这一症状往往与体内湿热蕴结或气阴两虚有关。湿热内蕴者,汗液易粘腻不爽;而气阴两虚者,则因气虚不能固摄汗液,阴虚则内热迫津外泄,两者均可导致多汗。 口中干燥,这一症状多与体内津液不足或输布障碍有关。无论是湿热内蕴还是气阴两虚,都可能影响体内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利用,从而导致口干口渴。 禁不住劳累,这反映了患者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在中医看来,正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正气虚弱,则人体对劳累的耐受能力下降,稍一活动即感疲惫不堪。 周身疼痛并怕冷,这一症状则可能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关节有关。风寒湿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血运行。当这些邪气侵袭人体时,可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从而引起周身疼痛。同时,由于阳气受损,患者还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针对内风所致的这些症状,中医治疗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于湿热内蕴者,可采用清热利湿、化湿行气的药物进行调理;对于气阴两虚者,则宜采用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可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怕冷的症状。 本篇对五脏之风做了详细的分析,里面内容详细,做了精确的分析。希望大家用心去学习黄帝内经,支持老祖宗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