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窟,我们又继续往南走。这一片满山都是洞窟,有些蛮大,但远望都能看到是空的;栈道依山就坡也还两三层,可都很旧,没有刚才奉先寺橙黄鲜亮,也没有那样的人气。我们上去看了几处,后面就沿河边大道边走边远远地看。此处河面很宽,还有游船码头,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游船很像诺亚方舟,颇有气派。老伴问我要不要乘游船,我看乘船的人没几个,而右前方伊河大桥上却是密密麻麻的人。 “乘船就看不到那边东山的石窟和其他景点了吧,看那桥上和对岸上络绎不绝的人群,也许都是这么考虑的呢!”我说。 “那倒也是。”老伴会意,我们一起往桥那边走。桥头边有不少凳子椅子,我们坐下来喝水,吃点心。小憩一会,准备上桥。回转身一看,正对西桥头里面几十米处有一排碑刻墙,走过去,见得都是各体碑文残片,魏碑体最多。顺序从右到左看到头,竟是《龙门二十品简介》,其文有云:古人云:“碑者,从石从卑,取坚用谦。本义是以坚石刻记要事,以期久远。碑,即是‘备’,既已上碑,就为历史备案。”所以,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也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典型的“魏碑体”。这些造像记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消灾而开龛造像。“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着的《广艺舟双辑》和方若所着的《校碑随笔》。所谓“品”,出自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即对可作法式的书法加以品》诗,太符合这意境了。 如果说,游览龙门石窟这里是高潮,那么,其后的结局、尾声也可圈可点。我们离开花坛顺河边柏油大道往前走,游人殊途同归,也还络绎不绝。路右边有许多石雕塑像,都是历代着名高僧的,因为时间不早,要赶着回去了,也就走马观花一般浏览而已,待看到玄奘高僧像,样子和中学历史书上看到的一样,甚觉亲切,忍不住细看并照了相。原来玄奘法师也是洛阳人,这一路看过来的都是洛阳的古代高僧或在龙门山住持过的法师吧! 果然,走不多远,前面就到香山寺。“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一看香山寺开头这几句介绍,,就不得不动心了。“你还是要上去看一下吧,我就不上了。”妻也看到香山寺与白居易有关,意思是我这个学文的还是应该去看一看的。 准备上的人其实不多,跑了一下午,时间也不早,许多人望一望陡峭的山顶上的寺院建筑,都和爱妻一样,选择不上了。我没有犹豫,说:“好,你在这等,我上去看一下就下来。” 一开头就是陡峭的登山台阶,一级接着一级,径直向上,没有可以缓口气的平台,即使转过向,也依然陡峭向上。这是在考验进寺拜佛的信众的毅力呢!我不是信众,为历史古迹、香山居士而来。还好,也就坚持不懈十几分钟,到了。原来这寺就建在陡峭山崖的平台上,上到顶,大部分都是平地了。香山寺规模不大,属于“寺以人名”吧,因为有白居易,所以才这么有名。我不就是这样才上来的吗?其实他的规模、格局与一般的也是大同小异的。自然,我更关注“九老堂”这类与白居易有关的文物与文化传说,至于乾隆御碑、蒋宋别墅,也就知道一下罢了。下山前,在面对伊河的观景平台,我再一次眺西山石窟,观伊阙风光,尽享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下山,与妻会合,找到了“东北区游客中心”,乘上了到市长途汽车站的公交车。起初车上人很满,沿途逐渐下了不少,到市区就松快了。夜晚的洛阳城,灯光璀璨,时不时看到一些古建筑的彩灯轮廓,街边光晕下绚丽开放的牡丹。哦,洛阳牡丹甲天下,明天,我们就安排专门的一天来赏牡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