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的国战之说很快便传了出去,民间对此议论纷纷,京师里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p>
他们是见识过蒙古人的残暴的,有些运气好的人还亲耳从祖辈那里听说了蒙古人的残忍,将耕地改造成草场,征收高昂的赋税,杀死汉人只需要赔钱即可,甚至他们还享受汉人女子的初夜权,女子结婚第一天晚上需要陪自己的甲长睡,这对于讲究伦理的汉人来说是极大的侮辱,更别提他们还不让种地了。</p>
即便大明建立了,蒙古人也没少祸害大明百姓,没事就扣关抢掠,大家种地种得好好的,蒙古人偏偏要骑马杀来,抢走你的粮食和铁锅,杀掉敢于反抗的亲戚,掳走你的妻儿,这是大明百姓亲眼见识过的。</p>
所以,大明百姓和蒙古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如果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蒙古人,他们是绝对愿意开启国战的,牺牲几年的利益换来后半辈子的安稳,傻子都会选。</p>
不过也有人认为,开启国战的话对百姓太过残酷了,牺牲的都是普通百姓和底层商贾的利益,那些官员勋贵有的是办法逃脱掉朝廷的征调,但是这种说法刚出现就立刻被人打压了回去。</p>
‘你是不是傻?朝廷上那些贵人怎么可能提着刀出征呢?要是真需要他们顶盔掼甲上战场的话,那就说明天下百姓已经没多少活着的了,到时候他们那点身份还算个屁啊,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谁管你是不是贵人。’</p>
这种反驳还是比较客气的,有些激进之人甚至直接举报到了官府,那些人直接就被官府抓了起来。</p>
什么?大明圣君的旨意你都敢质疑了?你是不是有反心?朝廷开启国战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你这么说就是反对天下汉人,反对汉人,那就说明你心向蒙古人,大明与蒙古决战之际,必须要清除掉那些心向蒙古人的汉奸,来人,去把这家伙的家抄了,京师政务院的大佬们估计正愁军费的问题呢!</p>
于是,一批因为嘴欠而被冤杀抄家的倒霉鬼就此诞生,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他们得罪了那些掌握地方权力之人!</p>
民间的商贾们则是没什么反应,以他们对朝廷的了解,即便朝廷要征调他们,也肯定会给出足够的价钱,不会让他们吃亏白干的,甚至有些大商贾还主动向政务院提出,要让他们可以免费给朝廷大军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资,免费送到指定地点都可以,这种能向皇帝表达忠诚、让朝廷欠他们一个人情的机会,他们可不愿意错过。</p>
整个大明只有一些士子明确反对皇帝的国战,尤其是让他们拎刀上战场看人这种事儿,他们是文人,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厉害的是嘴皮子,但是手上的功夫从来没练过,哪里能拼得过穷凶极恶的蒙古人,而且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太宗朱棣的一句话,发兵为诛暴,诛暴为保民,既然蒙古人只是在宣大打仗,并没有影响到朝廷其他地方,那驱逐了他们就可以了,朱祁钰身为圣君,应该把重点放在鼓励耕作、任用贤人上,而不是和蒙古开战,穷尽一切力量剿灭蒙古人,草原上原本是匈奴的,汉朝驱逐匈奴之后,草原上由崛起了突厥人,然后还有契丹人、女真人,即便把蒙古人消灭了,那说不定还会有哪个草原民族崛起,有长城在,抵御住蒙古人的入侵就好了。</p>
当然,这种理论只是在民间流传,朝中官员勋贵们的反应则是要谨慎许多,他们都是有家有业的人,反对皇帝旨意这种事儿没人挑头,他们是不会做的,最关键的是,即便皇帝发布了这么离谱的旨意,大都督府和政务院的人却没有丝毫反应,别说反对了,就连评价几句的情况都没有发生过,这不免让官员勋贵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如果贸然反对,大都督府和政务院的那些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他们对付自己的手段可多着呢,不会手下留情的。</p>
这段时间里最让朝廷震动的远不止如此,还发生了一件举国瞩目的事情,那就是倭国国王亲自来进贡了。</p>
自从刘吉回国之后,朱祁钰又将历史上那位着名的万岁首辅万安丢去了倭国,负责倭国的管理,原本倭国的后花园天皇还舍不得刘吉,不希望这位大才回国,结果万安过去之后,不过半年时间便彻底掌握住了后花园天皇,让他再也没有提起刘吉的名字。</p>
不得不承认,不管一个人在历史上是忠是奸,其根本肯定是个能臣,就像直接导致秦朝灭亡的赵高,同时期的李斯对他的评价是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p>
那位和秦桧齐名的奸相蔡京,也是能以书画讨得宋徽宗欢心的人,为相期间推行王安石的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改革盐铁制度创造盐引,改革币值,完善完善市舶制,将社会救济规模化、制度化,设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主持“崇宁兴学”,要求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等,如果不是他对政敌的打压太过的话,他极有可能是一位贤相。</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