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麻烦,这屋里太热,要是冬天还好,阳光照进来暖和,但现在这日头。人都能烤熟了!”</p>
杨小涛说着给两人杯子倒上水,刘向东面露感激。</p>
“对了,我这忙,还没来的及问问,你们在四九城住的咋样?”</p>
“这边气候水土,适应不?”</p>
刘向东点头,“这边比东北热,不过也还行,只是换个环境,家里人没问题的!”</p>
“孩子呢,安排上学了?”</p>
“安排了,都挺好,家里那口子天天都笑着…”</p>
两人聊着生活琐事,没一会儿娄晓娥从外面进来,手上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摆着几块西瓜。</p>
身后一名保卫则是抱着一座电风扇。</p>
“来,先吃一块,解解凉!”</p>
杨小涛拿起一块西瓜递给刘向东,没一会儿风扇也转起来。</p>
娄晓娥来到一旁坐着。</p>
吃了两块西瓜,刘向东便说起正事。</p>
“杨总,我这次来,有个想法想要跟您说一下!”</p>
“你说!”</p>
刘向东点头,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p>
“杨总,这是我在坦克实验夜视仪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p>
杨小涛接过资料翻看起来,刘向东则在一旁解释。</p>
“杨总,坦克在发现敌人后,要用最快的速度将炮口调转过去,然后瞄准!”</p>
“但这调整速度过快,会产生动能,冲过瞄准点,然后就得往回调整!”</p>
“你也知道,这坦克距离远了,看上去比个碗口大不了多少,稍微挪动下,就瞄不准!”</p>
“更何况在运动中,瞄准的难度会更大。”</p>
“所以在接近瞄准点的时候,会有一个精确瞄准速度,这个速度不能快,要慢一点,这样才能加快瞄准速度。”</p>
“而我们实验的59式坦克,精确瞄准速度很快,有时候会超过去,再调回来,然后再调回去,还不行又的调回来,如此反复瞄准,耗费时间。”</p>
“据我观察了解,即便是再熟练的炮手,也要用三次调整才能锁定目标!”</p>
“而且大部分炮手都需要四次以上!”</p>
杨小涛翻看着资料,加上刘向东在一旁的描述,基本明白表达的意思。</p>
倒是娄晓娥在一旁听的糊涂,这啥瞄准的不是越快越好吗?</p>
还放缓速度,那不是等着挨揍吗?</p>
杨小涛不理娄晓娥的疑惑,而是看向刘向东。</p>
他意识到,这个是个有搞头的课题,军械研究所的作用,就是要提高作战能力。</p>
而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那,不说人人都成神炮手,起码能比现在能力提升一大截。</p>
当然,前提是解决这个问题。</p>
前提是,确定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p>
既然刘向东能够发现这个问题,那这么久了,不会没人发展吧。</p>
既然发现了,难倒没人去解决?</p>
如果有人正在研究了,那他们也没必要耗费资源。</p>
现如今,夜视仪做出来了,但并不是做出来就没事了。</p>
持续不断的改进,制造出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才是最重要的!</p>
而现在的改进工作并不顺利,这其中的研究投入,将是个无底洞。</p>
刘向东看到杨小涛脸色先是凝重,随后又是高兴,最后变得严肃起来,意识到对方已经理解问题的所在。</p>
“老刘,你询问过,有没有人在解决这个问题?”</p>
杨小涛一开口,刘向东差点没反应过来。</p>
不过很快就回神,然后摇头。</p>
“没有,我只是询问了配合实验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我就…”</p>
说到这,刘向东也有些不好意思。</p>
没搞清楚状况就来汇报情况,如果有人已经找到了办法,解决了问题,那他白费劲不说,搞不好还会给杨小涛留下不稳重的印象。</p>
杨小涛倒是没有责怪的意思,毕竟那些工作人员只是一部分。</p>
而且国内某些研究是保密的,就像先前机械厂做过代号666的研究,外人根本不清楚做的是啥。</p>
后来启明星做出来后,才公布于众。</p>
“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找人确认下!”</p>
杨小涛说完就拿起电话。</p>
如果有人研究了,那更好,他们可以提供思路。</p>
如果没有人研究,呵呵,那些个项目,就是他们军械研究所的了!</p>
刘向东点头,略带忐忑的坐在那里,目光看向杨小涛。</p>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