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负重组合训练的环节。 这对陈才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挑战。 理论上,以他的年龄与体能而言。 本应该是负重两箱各重10公斤的弹药箱。 才能显示出训练的公平与合理性。 然而,乔老头说军区只有20公斤重的弹药箱。 陈才闻言,嘴角微微抽搐,但随即深吸一口气。 只见他一个肩膀稳稳扛起一个弹药箱。 一只手则毫不含糊地提起另一个弹药箱来回奔跑。 尽管这次只是在短短的二十五米距离内来回冲刺。 也把他折腾的够呛,幸亏他在老家有负重越野的经历。 身体的韧劲够足够强,要不然早就累趴下。 此刻,训练场上异常的安静。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才身上,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只有陈才来回跑动和大口喘气的声音。 完成这轮冲刺后,陈才没有丝毫停歇。 紧接着便是五公里的负重越野挑战。 乔远山在一旁看着陈才,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赞许。 此刻,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陈才那变态的体能。 这已经连续第四个科目了,负重10公斤,跑五公里。 但对陈才而言,这一科目反而算是比较轻松的。 毕竟,这还是在平坦的训练场上,而不像在老家需要翻山越岭。 即便如此,汗水还是沿着陈才坚毅的脸庞滑落。 滴落在尘土中瞬间被吸收,仿佛连大地都在见证他的不屈与坚持。 尽管负重五公里越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限的挑战。 但对陈才而言,这更像是对自己的一次日常检验。 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每一次心跳都是对自我极限的突破。 完成5公里的负重越野后,陈才没有停下脚步。 而是直接奔向乔远山,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乔老头,还有什么项目?” 他的声音虽然略显疲惫,却异常坚定。 乔远山望着眼前的陈才,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他从未见过一个如此年纪的小孩,就能有如此坚韧不拔的意志。 乔远山上前欣慰的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眼看这已经将是陈才的体能极限。 “很好,接下来还有最后一项射击。” 一听“射击”二字,陈才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新的动力源泉。 如果要是还是什么体能之类的训练,他肯定支撑不下去。 一众士兵也跟着陈才的步伐朝靶场中走去。 此刻靶场早就摆好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的是散落着的手枪配件。 陈才定眼一看,他认出了这个是新出的92式手枪。 因为在瑞丽的时候,小姨有送过一把给他。 可他分明能看出这是两把手枪的配件混合在一起。 陈才心中暗自嘀咕,乔老头这是要玩哪一出? 果不其然,不知道乔老头手里何时多了一块黑色的布条。 朝陈才扬了扬,宣布了接下来的规则:“两把枪,每个弹匣五发子弹,考验你的不仅是组装速度,还有精准度。” 陈才迅速扫了一眼那黑色的布条,再望向远处的靶心。 心中迅速估算着距离,感知了一番,仍在50米的范围内。 而周围的士兵们则是一脸茫然,他们站得稍远,对两人的对话内容一无所知。 只能从桌上散落的零件中猜测即将上演的“好戏”。 正当陈才准备上前接过布条时。 黄卫华一个箭步上前,抢先一步将布条夺在手中。 还细心地折叠了几番,确保不透一丝光线。 他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亲自为陈才蒙上了双眼。 期间还不忘根据乔远山的指示仔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幕,让在场的士兵们更加摸不着头脑。 纷纷交头接耳:“不是吧?让个小孩子蒙着眼睛组装两把枪?这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吧!” 然而,这还不算完,乔远山上前把桌上的手枪零件全部打乱。 这突如其来的操作,直接让在场的众人瞠目结舌,心中暗道:这不是明摆着给人添堵嘛! 陈才知道乔远山的意图,这哪里是想增加挑战难度,分明是想给他难堪啊! 一旁观战的乔嫣然,也不禁觉得爷爷这招有点过了火。 随着黄卫华一声清脆的“开始”。 陈才并未急于第一时间开始组装,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假装先用手在所有的零件上游走一圈。 随后,才开始快速组装,娴熟的手法,没有一步是多余的。 两把手枪18秒组装完毕,再算上前面摸零件的时间,25秒。 要知道,这样的速度,即便是经过严格避光分解结合手枪训练的士兵。 在单枪作业且零件位置固定的理想条件下,也未必能轻松达到15秒一把的成绩。 但陈才,却是在一片混乱中完成了这一壮举。 他双手稳稳握住手枪,闭目凝神,仿佛能透视靶心,随着一声清脆的“砰”。 开完第一枪,子弹划破空气,命中目标。 他并没有急于开第二枪,因为他感知到子弹似乎偏离了一点点。 陈才慢慢往上移动枪口,“砰砰砰…” 连开4枪,直到把枪里的子弹打空,接着换上第二把枪。 又是“砰砰砰…”连开5枪,这才缓缓把枪放回桌上。 围观的士兵,这时候开始闹哄哄的了。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这小孩竟然在盲狙,而且还上靶了。 虽然现在他们还看不出来具体多少环。 黄卫华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距离陈才最近,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特别是第一枪后的微调,让他心中有了预感。 如果接下来的每一枪都能如此精准,且落点集中,那么乔司令先前的猜测便绝非空穴来风。 那就可以证实,这小子的感官极其敏锐。 他立刻下令士兵去取靶纸,不一会儿,靶位牌便被匆匆送回。 乔远山和乔嫣然也兴致勃勃地凑上前来,一探究竟。 黄卫华大步流星地走到靶前,仔细审视着那靶心。 随即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轻呼,仿佛被什么震撼到了。 他略带颤音地宣布:“九九九十九环!” 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 没错,陈才第一枪落在了八环与九环的交界边缘。 按照射击比赛的规则,是按照最大的环数计算,九环。 之后的9发子弹都命中在10环,其中有4发子弹是擦着九环的线圈上。 这背后,其实是陈才之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导致体力有所透支。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成绩在众士兵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壮举,堪称“神迹”。 突然,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句:“九十九环!” 这一声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靶场瞬间沸腾,欢呼声、惊叹声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