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文态度忽然一变,对侯平一脸警惕,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侯平这是套他的话了。 侯平尴尬的笑了笑,他也知道刚才是有些太心急了,便只能解释道:“实不相瞒,其实学生今天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找周先生了解当年那一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周弘文警惕道:“侯大人为何想要知道这种陈年旧事?知道这种事对大人可没有好处啊。” 侯平叹了口气:“学生也是受人之托,查证此事。” 周弘文想了一下:“听闻大人跟李如柏将军关系亲近,莫非是在帮李如柏将军查证?” 侯平点了点头:“有这一部分原因,另外也是学生自己也很想知道,一代名将为什么会突然离奇阵亡。” 周弘文一脸犹豫,显然他是有一些顾虑的:“不瞒侯大人,李将军阵亡是有隐情,但是这个隐情下官确实不太清楚,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如松将军绝对不是皇上害死的,皇上当时已经做好了接受李将军战败的准备,劝他先回京城休养一段时间,但是李将军还是毅然决然的带兵出击了,他违背了皇上的口谕。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估计他也是考虑到陛下当时的困境和难处吧。” 当年出事时正是文官集团对万历皇帝发起了全面反攻的时候,李如松和赵志皋做为他的左膀右肩自然是首当其冲。 赵志皋身为文官之首,自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而李如松没能再次成为援朝指挥官,就可知道万历皇帝承受的压力还要更大。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万历皇帝当时顶住重重阻力,将李如松任命为辽东总兵,其中的艰难外人很难体会得到。 如果新上任的李如松首战就败,只会让万历皇帝的处境更加艰难。 从这一点来说,李如松明知会败也毅然出击,似乎也能说的过去。 唯一说不过去的,就是李如松最终选择战死也不肯败退一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绝决? 侯平自己也是上过战场的,深知想杀死一支军队的主将有多么困难。 尤其是李如松这样的战将,还带着三千辽东铁骑,这样的战力天下根本就没有能杀死他力量存在。 可最终李如松还是战死了,而随后李平胡跟张玉两人的援军也死伤过半,主将则全部阵亡。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场集体赴死的自杀行动。 按赵志皋所写墓志铭上的说法,李如松的安排是他自己带三千骑士正面进攻; 让李平胡和张玉再各带一千人马从后面偷袭。 两相夹攻之下,鞑靼联军必败。 关键是李平胡和张玉都没有适时的出现,成了李如松败亡的主因。 后世关于李如松之死的猜测主要有三种说法:草率中伏死、部将出卖死、断绝外援死。 其实这三种推断都不靠谱。 草率中伏就不用说了,李如松一代名将,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在恶意抹黑李如松和整个大明朝的将领。 被部将出卖也不切合实际,李平胡本人出战了,且战死了,如果他出卖的李如松又怎么可能和其一起战死。 断绝外援的说法也不存在,李平胡跟张玉是在李如松战死之后才死的。 其实关于此战真正蹊跷的地方是:做为久战沙场的老将,李如松在等不到援军的时候,完全有能力从容退走,但他偏偏没有选择退走,而是选择了死战到最后一刻。 问题就在这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死战不退? 关于此点,各方的记载其实都能说明这个问题。 大家不约而同的写到:李如松力竭而死。 能战到力竭,说明一直是李如松在压着别人在打。 如果是他被别人压着打,又或者是被包围,被困住了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战到力竭, 要知道,当时的鞑靼总兵力可是达到了四万人,被这么多人围困的话,光是冷箭就能把人都射光了。 而李如松所部一直战到了黄昏,说明他们一直掌握着战斗的主导权。 没有给鞑靼大军任何射出冷箭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如松为什么不逃?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李如松在广宁城与李如柏一起看操练,发现敌军不多,就率五千人马出击结果中伏阵亡。 而阵亡地点则是“清河堡越边上外沙碛”。 大明则是没有这么具体,只是大概记录了一个浑河边。 就算是浑河边,其最远处离抚顺关也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离。 这样的距离,又都是骑兵,只要他想逃,鞑靼军再多也不可能挡得住他们。 只要退到抚顺关下,鞑靼军根本也不敢追赶。 还有一个令人非常困惑的地方,就是不管“清河堡越边上外沙碛”还是“浑河边”都是女真人的地盘。 以当时努尔哈赤跟李家的关系,鞑靼联军在这种地方对李如松下手,就跟找死无异。 要知道此时的宽甸六堡都还没有拆除,努尔哈赤随时都面临着大明兵锋的威胁。 他根本不敢对大明总兵有任何忤逆。 这一点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金立国前一年,薛三才一句话就让努尔哈赤就从叶赫退兵。 从这里就能很清楚的能知道他在此之前对大明有多恭顺。 鞑靼四万大军在他的地盘上围攻李如松,如果没有他的默许,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但是此时的努尔哈赤又哪里来的胆子敢动李如松? 更何况蒙古人可没有能力命令努尔哈赤。 能让努尔哈赤听令的人只有大明的官员。 四万鞑靼军在建州地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李如松带五千人马从广宁出关对炒花部进行‘捣巢’打击计划之后,竟然退到了抚顺关外。 这就更加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此时炒花五部的地盘跟努尔哈赤的地盘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女真人部落,还有部分是科尔沁的地盘。 如果没人指使,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让这么多的人马穿越自家领地。 想到此点,侯平忽然觉得自己像是抓住了什么。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能力让那么多女真人部落和努尔哈赤放四万鞑靼军进入建州境内瞎搞的人就只有一个,李成梁。 只是如果鞑靼大军是李成梁安排的,那他们就不可能是为了对付李如松去的。 所以这其中的真相,应该远比看上去还要复杂得多。 而周弘文的话则无疑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如松死于政治斗争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样的话,真相就更加难以理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