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日,日军田市、百弓嘴和洞庭洞西北畔的滥泥沟一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主攻方向为中路的王家厂,助攻策应方向为南路的安乡,按照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制定的常德会战作战计划,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部队一旦占领了中路的王家厂和暖水街一线,就可以封堵住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在北面的部队和江防军南下增援常德这边的战场。 而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部队占领南路的安乡,则是为了下一阶段从洞庭湖的水路上运输日军第六十八师团的部队从常德的南边进行登陆作战,这样就可以彻底形成对常德的包围圈,同时,还能阻挡住华夏政府第九战区到时候派来增援常德的部队。 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在第一线部队,有第十集团军第六十六军的第一百八十五师,第七十九军的暂编第六师、第九十八师,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的第一百五十师、第一百六十二师。 虽然部队番号不少,但这些部队中没有一个是满编的,而且部队中还有着大量的新兵,还好之前华夏政府第六战区代司令孙长官和战区郭参谋长不断的发电报提醒第一线的部队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这才让第一线的华夏部队有了准备,在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部队发起进攻后,纷纷依靠现有的防御阵地对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猛烈进攻方进行奋力的还击。 日军第十一军的各路进攻部队中,最早发动进攻的是负责中路攻击的第十一军主力部队,日军第三师团。 日军第三师团一直都是日军第十一军作战序列部队中的主要攻击力量,做为日本常备的甲种一流师团,日军第三师团的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日军中第一流的,也是日军华夏派遣军目前仅剩的还在华夏战场上的几支精锐师团部队之一。 不过,日军第三师团的这次常德会战,也是这支部队在华夏战场上的最后一战了,因为,日军大本营已经准备在常德会战之后,就将日军第三师团调出华夏战场,送到太平洋战场上去和强大的美丽国军进行作战。 日军第三师团原本下辖的第六联队、第三十四联队和第六十八联队这三个联队的兵力,但由于日军第十一军的兵力使用已经非常极限了,根本就无法为常德会战将日军第三师团整个师团和其它的师团部队整体的抽调出来参加会战,这些师团都必须分出三分之一兵力驻守原防区,所以实际参加的兵力都是三分之二。 所以,日军第三师团参战的三个联队都只有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而剩下的那一个步兵大队则是留在了原防区内进行治安维护。 日军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按照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制定的作战计划,在十一月二日的晚上,命令自己的部队开始了全面的进攻,日军第三师团进攻的目标是十公里外的公安。 由于一年前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一上任就来了一次“江北作战”,在日军第十一军的部队消灭了在鄂中地区的华夏政府第一百二十八师后,日军第十一军的部队就强渡了长江,已经全部开到长江以南地区,完全和华夏军队靠在一起。 日军第三师团之前的阵地工事和华夏军队的防御工事犬牙交错,双方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近,甚至,华夏军队阵地上的官兵在夜深的时候,都可以听见日军第三师团阵地中的日军官兵在唱歌的声音。 所以,华夏军队的防御阵地其实一直都是完全的暴露在日军第三师团的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以日军火炮的优势,这些在明处的华夏军队修建的防御工事压根就是靶子,用不了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会全部被日军的炮火给彻底的击毁。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军队显然很难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中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过,虽然华夏军队在防御态势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但华夏军队的官兵们还是根据现有的条件,挖掘修建了一些阻碍日军进攻部队前进的东西,以弥补自己的弱点,但是,华夏军队官兵们的这些努力也就只能算是尽力为之而已。 华夏政府第六战区代司令孙长官和战区郭参谋长自从判断出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部队可能由松滋枝江地区向南攻击后,为了阻挡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攻势,实现阻塞战,迟滞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行动,也是想出了一些办法。 华夏政府第六战区代司令孙长官和战区郭参谋长命令前线的部队,在枝江、松滋和澧县之间的联系道路上,挖掘修筑了包括联络道路左右十里范围内,由北向南,构筑纵深约百余华里的阻塞工程,每隔200公尺,挖10公尺长4公尺宽2公尺半深的壕沟,平时华夏军队通过时,加上梯形小桥,不用时就搬走。 可是,第六战区前线部队修建的这种防御工事如果放在几百年前的话,自然可以有效的对付骑兵部队的攻击,可惜现在都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这种防御阻拦工事的用处已经是非常的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