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省出版社副社长王德福虽然和殷玉瑶才第二次见面, 但是看起来比第一次还热情。在李秋生把殷玉瑶带到他办公室后,还亲自给殷玉瑶泡了茶水,不过李秋生就没这待遇了, 王德福塞给他一个空缸子让他自己接。
殷玉瑶把手里的茶杯放在茶几上, 面带标准微笑看着自己的大领导, 准备聆听他的鼓励和鞭策。
果然, 王德福上来就把殷玉瑶一顿夸,夸的倒不是虚的,毕竟殷玉瑶的作品面世后好评如潮,销量也不错,最重要的是给山北出版社争了光。
王德福乐呵呵地说“前两天我去北京开大会,上面领导说咱们出版社的连环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 但是质量很高, 这里面你的功劳占一大半。”
在这里,殷玉瑶不想像以前职场一样虚伪捧回去,而是笑眯眯地点头承认了自己的功劳“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的。”
王德福很满意殷玉瑶的态度, 也知道这个姑娘十分努力, 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时间内出这么多高质量的作品。而且他去开会的时候还特意拿了殷玉瑶的作品给上海出版社专业的绘画人士看,对方表示虽然才几本作品,但风格明朗, 线条利索,并且一本比一本更有进步, 潜力很大。
看着眼前殷玉瑶还带着些青涩的面容,王德福心里不由地感叹才十八岁啊,确实未来大有可为。
他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和一支钢笔,递到殷玉瑶面前。
李秋生好奇地看了一眼,然后愣住了“转正申请表”
他茫然地看着王德福, 纳闷地问道“领导,你怎么没和我说过这事啊”
“小殷转正我还得和你汇报”王德福毫不留情地甩了他一个大白眼“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
“当然是您是了。”李秋生被领导的无理取闹整的有些头大,只能无力地解释了一句“您知道我为小殷转正的事正上下做工作呢。您要是办好了知会我一声,我不就不忙活了。”
王德福没再理他,看向殷玉瑶的时候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头“你来出版社也快小半年了,能力有目共睹,同事们对你的评价也很高,所以经过出版社领导商量决定,今年最后一个转正名额给你了。”
李秋生闻言不禁咧着嘴笑,他本来想给小殷申请明年上半年的转正名额的,没想到还是副社长能耐大,直接在年底就把事办了。他忍不住朝王德福竖了个大拇指,王德福嫌他影响自己谈话的节奏,假装看不到没理他。
“你一会填好表格,让你李主任给你填推荐理由,最后下面一栏我来填。”王德福想了想又说道“这个月底前能办完,从一月起你就是正式职工了,每个月基本工资四十元钱,奖金还是按照连环画来,一本三十元。”
殷玉瑶闻言不禁挺直了腰板,一个小小的转正就等于一个月多了三十元钱,这谁听了不开心啊。
“不过”没想到,王德福话锋一转,殷玉瑶立马有些警惕地看向面前的老头。以后世的经验来看,一旦有“但是”这个词,后面通常没什么好事。
王德福郑重地说道“成了出版社的正式一员,工作上也要以出版社的重点工作为重。”他转头看了眼李秋生,吩咐他“你把我办公桌上的书拿来。”
李秋生起身去旁边王德福的办公桌上,把上面摆着的两本书都拿了过来,递给王德福。
“这两本书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面世几年来一直广受社会好评,是大家都熟知的好故事。”王德福把两本书摆在殷玉瑶面前“我去开会的时候,上面领导明确表示,我们报社除了短篇的故事以外,咱们自己精品的长篇也要画成连环画。这两本书就是上面领导点名要改编成连环画的书。”
李秋生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神情也多了几分郑重,眼睛也盯在了那两本书上。
这两本书一本是抗日故事,以当时的一场保卫战为背景,详细地讲述了那场兵力多战线长时间久规模大的战役,里面的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自从出版后就受到国人的追捧,是如今热度最高的小说之一。
另一本是以上山下乡为背景,讲述了知识青年建设北大荒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去年刚刚出版的,热度也很高,主要是跟得上现在的时代背景,而且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非常的生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这本书。
王德福也把这两本书都介绍了一遍,认真地说道“这两本书和你之前改编的小故事不太一样,他们篇幅长,时间跨越大,涉及大量的人物性格、地貌风情,所以创作周期会相应的拉长,甚至会需要你去当地采风去融入当地的生活,用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精心打磨出一套可以去参加评奖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