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说到另一个传闻了,相传当年两朝更替之后有两位王孙带着残兵旧部逃至鸦山,后励精图治将鸦山发展得日益繁荣,深受当地百姓爱戴。”</p>
我一一道来,“后来追兵知悉两人下落前往鸦山围剿,两位王孙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登上即将出海巡游的祭祀龙船逃离鸦山,最终连人带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再也没了下落。”</p>
正说着,双首龙王手持令旗姗姗登场,人群中又是一阵欢呼,这是巡游祭祀活动中的重头戏,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影。</p>
余昧若有所思地开口:“在其他的神话传说中,龙王似乎很少以双首的形象出现,可无论是鸦山巡游祭祀活动还是那件玉璧,都非常一致地采用了这个形象,会不会也和那两位王孙有关?”</p>
我点点头:“有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双首龙王巡鸦海斩风图’玉璧的来历提出了第三种观点,认为它既不是仿古之作,也非祭祀之用,而是一件赠礼。</p>
坊间有种说法,二王孙借巡游祭祀之机脱身后率领部下在海上找到一个绝佳的避世之所,于是又将巡游龙船送了回来,只是它的样子变化太大,大家都没有认出来,以为海里突然多了一座岛。</p>
而‘双首龙王巡鸦海斩风图’玉璧也是那时候被它一同带回鸦山的,为感谢鸦山百姓、也为记住那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他们特意命工匠在玉璧上雕刻了祭祀活动的场景。</p>
鸦山百姓拿到玉璧后亦将祭祀活动中的龙王形象更改为双首,以此纪念曾经带领他们建设鸦山城的两位王孙。”</p>
“感觉确实挺像那么一回事……”听到这里她差点成为第三种观点的拥趸,不过很快她又动摇了,“等一下,他们说的岛不会是指鸦山岛吧?”</p>
“虽然有些天方夜谭,但他们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仅此一个假设就让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p>
我摊了摊手,“先不说一艘船怎么变成一座岛,若真是这么大的龙船举国之力都未必可行,更别说一个偏远的海滨之城,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生产力将它打造出来。”</p>
“也许只有龙船归来化而为岛是讹传,玉璧的的确确是两位王孙送予鸦山百姓的赠礼?”</p>
我摇头:“船不船的并不是推翻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后有研究发现玉璧上龙王所着服饰比当时祭祀活动中龙王的服饰要早得多,玉璧所刻内容以同期鸦山龙船巡游祭祀为原型的可行性并不大,反过来还差不多。</p>
毕竟祭祀活动是靠人延续的,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生活的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假如鸦山龙船巡游祭祀活动的确以玉璧上所刻内容为原型,然后在细节上不断演变是可以说得通的。”</p>
她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也就是说玉璧本身和作为参考的祭祀活动时期相当,所刻内容却比当时的祭祀活动历史更早,这似乎佐证了第一种观点,它的确是一件仿古之作,而它仿的对象就是鸦山龙船巡游祭祀活动真正的源头?”</p>
“没错,这也是第一种观点会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仿古并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双首龙王巡鸦海斩风图’玉璧精妙就精妙在它既保留了古玉雕刻的神韵,又极尽当时技艺之所长,称为稀世珍品一点也不为过。”</p>
喜欢镇龙幡请大家收藏:()镇龙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