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三月九日。</p>
锦州城,总督府。</p>
官厅之内。</p>
京营新军总兵忠勇伯符应崇端坐在主位之上,在他下首的左右两侧,坐着有宁远总兵兼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蓟镇总兵蓟东伯白广恩、辽东巡抚邱民仰、锦州总兵祖大寿、山西总兵周遇吉、密云总兵唐通、宣府总兵王通、大同总兵姜镶、兵备黎玉田、王之桢等一众文官武将。</p>
目光扫过了在座的一众文官武将后,符应崇轻咳一声,这才开口道:“诸位,今日本伯急召大家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与大家相商。”</p>
停顿了片刻时间,符应崇继续道:“对于我军的当前危急情况,想必大家心里也都知晓。”</p>
“如今锦州城内已是缺兵少粮,总兵力才两万多人,粮食更是不足两千石。”</p>
“而在城外的清军兵力,至少不低于三万五千人,这在兵力上我们就处于劣势的局面。”</p>
“面对着城外清军的包围,若是我们继续固守到底的话,必然会走上全军覆灭的道路。”</p>
“因此,经过本伯的慎重考虑,决定在今夜的子时之时突围出城,向着南面方向撤退。”</p>
说到此处时,符应崇又补充道:“本伯决定突围出城,并不是弃城而逃,而是会将周总兵留下来固守锦州城。”</p>
“只要周总兵坚守到朝廷的援军赶来,那我们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彻底扭转辽东的劣势局面。”</p>
“诸位,对于本伯的这个决定,不知你们觉得如何?亦或者你们也有更好的应对之策,都可以说出来的。”</p>
官厅内安静了片刻后,辽东巡抚邱民仰起身站起,向着符应崇拱手道:“本抚十分赞同忠勇伯的决定。”</p>
“当前我军所面临的危急情况,只有尽快的选择突围出城,如此才能避免全军覆灭的后果。”</p>
“而且有着周总兵留下来固守锦州城,也能暂时拖住清军的进攻,不使锦州城陷入清军之手。”</p>
“下官也是赞同!”</p>
兵备黎玉田起身应和,向着符应崇拱手道:“如今的这种局面,若是我们全部留下来固守锦州城,必然会使得两万多明军将士们全军覆灭。”</p>
“我们唯有选择突围出城,向着南面方向撤退,如此才能保住两万多明军将士们的性命。而且又有周总兵留下来固守锦州城,这样也能拖住清军的围城,使得锦州城暂时不失。”</p>
“确实如此!当前唯有这种办法,才能暂时稳住我军的劣势局面。”</p>
“忠勇伯的这个决定,下官也是赞同,要想稳住当前的局面,唯有尽快的突围出城。”</p>
“”</p>
兵备王之桢、粮道通判袁国栋、朱廷榭等人纷纷出声应和,赞同符应崇的决定。</p>
而官厅内的吴三桂与白广恩等人,则是满脸的意动神色,其中还带有一丝的疑惑。</p>
因为就在前几日之时,符应崇与邱民仰等人还一力坚持着固守锦州城,怎么就突然间决定突围出城。</p>
不过细想一下,面对着逃生与死守的选择,估计所有人都会选择逃生,又有谁愿意留下来死守锦州城。</p>
当然除了周遇吉之外。</p>
尽管不明白周遇吉为何愿意留下来死守锦州城,但这与吴三桂、白广恩等人又没有丝毫关系,也就不去想这么多。</p>
吴三桂当即起身站起,向着符应崇拱手抱拳道:“忠勇伯,吴某也是赞同您的决定,愿随忠勇伯一起突围出城。”</p>
见得吴三桂已是表态,白广恩也自然是紧跟着行礼道:“忠勇伯,下官也赞同您的决定,选择从锦州城突围出城。”</p>
随后,祖大寿、王通、唐通、姜镶等人也纷纷起身应和,表明了赞同的态度。</p>
“好!既然诸位全都赞同本伯的决定,那突围出城之事就这么定下。”</p>
“在今夜子时初,我们一起从南门永安门撤退,留下周总兵坚守锦州城。”</p>
符应崇大声叫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