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臣今日所说之事,正是与这大明时报有关。”李邦华道。</p>
崇祯皇帝颔首,耐心的静听下去。</p>
只见李邦华继续道:“微臣有所听闻,这大明时报的创办者,乃是延绥镇的榆国公。以微臣看来,这榆国公怕是别有用心啊!”</p>
“别有用心?”</p>
崇祯皇帝脸色微变,连忙问道:“李爱卿,这何出此言?”</p>
李邦华回道:“皇上可知,如今的京师之中,军民百姓们对于大明时报可谓是十分的热衷,茶楼酒肆之中,皆是高朋满座,喜听说书先生念报。”</p>
“对比于朝廷的邸报而言,大明时报不仅内容新颖,题材丰富,而且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大明的各种实事,使得军民百姓们更能了解外界的实情。”</p>
“以微臣的推断,或许要不了多久的时间,这大明时报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朝廷的威信。”</p>
“这当真如此?”崇祯皇帝大惊失色。</p>
他根本没有想过,一份大明时报而已,竟会威胁到朝廷的威信。</p>
李邦华重重的点头,回道:“皇上,微臣岂敢危言耸听。”</p>
“如果随着大明时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榆国公若是要抹黑一个人,甚至是抹黑朝廷的话,随时都可以通过大明时报轻易为之。”</p>
“到得那时,军民百姓们十有八九都会相信这大明时报所言。”</p>
听得李邦华之言,崇祯皇帝面色大骇,心中毛骨悚然。</p>
这段时间以来,崇祯皇帝已经迷上了大明时报,根本想不到大明时报的危害,竟然会影响到朝廷的威信。</p>
反之,崇祯皇帝还从大明时报之上,了解到外界更多的实事。</p>
可以说,崇祯皇帝对大明时报还是非常的认可。</p>
站在一旁的陈新甲也是神色惊恐,似乎已经想象到了大明时报的巨大危害。</p>
思之极恐,崇祯皇帝连忙问道:“李爱卿,那依你之言,朝廷该如何应对这大明时报?”</p>
李邦华细想了片刻,当即回道:“皇上,既然榆国公能创办大明时报,那朝廷当然也要创办一份报纸。”</p>
“如此一来,军民百姓们就会对朝廷的报纸产生信任,朝廷也能在舆论上压过大明时报。”</p>
“好!好!李爱卿此法甚好。”</p>
“既然刘博源能创办大明时报,那朝廷也是不能落后。此事,当交由李爱卿全权负责,不知能否做到?”</p>
崇祯皇帝面色转喜,当即将创办报纸的重任,交给李邦华。</p>
“既是皇上重托,微臣定竭心尽力,办好这个报纸。”李邦华郑重点头,接下了这个重任。</p>
而后,李邦华拱手道:“皇上,还请为这个报纸命名。”</p>
崇祯皇帝稍稍细思,随即道:“既然这个报纸是由朝廷所创办的,那就命名为‘大明报’,李爱卿觉得如何?”</p>
“大明报!”</p>
“皇上赐名,甚是名正。”李邦华大赞道。</p>
崇祯皇帝轻轻一笑,摆手道:“行了,这无需夸赞朕了。”</p>
随后,李邦华又道:“皇上,除了此事之外,微臣还有一事要奏。”</p>
“李爱卿直说便是。”崇祯皇帝挥手道。</p>
“昨日微臣听得大明时报,得知到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陕西洮州卫广种红薯与土豆,竟然亩产达到五石之多,喜获丰收。”</p>
“微臣实在不敢相信,那红薯与土豆在南方也有零散种植,亩产也就一两石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