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女儿河与小凌河交汇处,有我大清蒙古八旗的正红旗与镶红旗一万兵马,以及外藩蒙古的五千兵马,部署在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明军渡河突袭。”</p>
“另外,包围锦州城的兵马,有我满洲正红旗一部与镶红旗一部,以及蒙古八旗的镶蓝旗一部、汉军八旗的正蓝旗一部,总兵力有两万人左右。”</p>
“还有在小凌河驿与大凌河堡,有汉军八旗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兵力在六千左右。”</p>
“而在义州的兵马,有我满洲的正黄旗与镶黄旗,兵力在两万两千人左右,还有蒙古八旗的正黄旗与镶黄旗,兵力在八千人左右,以及汉军八旗的正黄旗、镶黄旗、镶蓝旗,兵力在九千左右。”</p>
“除却我大清的八旗兵马在内,还有外藩蒙古的三千兵马、高丽国的两千兵马。”</p>
“再算上最近收拢满洲正白旗、镶蓝旗等各旗的五千兵马,我大清的总兵力足有九万人。”</p>
“这九万兵马的实力看似很强大,但相对于有着十数万明军来说,我大清的兵力还是有些不足。不过朕相信,只要谨慎的部署应对,那绝对可以大败明军。”</p>
皇太极先是详细的说了说清军的具体兵力及分布情况。</p>
厅内众臣则是凝神静听,等待着皇太极的继续讲话。</p>
稍稍停顿了片刻后,皇太极继续道:“依照当前我军与明军的情况来看,双方交战的战场,将会出现在两个地方!”</p>
“一个是锦州城,属于明军的必救之地;另一个则是小凌河,明军要想解围锦州城,那就必须要渡过小凌河!”</p>
“至于女儿河,当前女儿河的河道不宽,且河水较浅,根本没有部署兵力防守的必要。”</p>
众臣听完后,都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很是认可皇太极的分析。</p>
“所以,为了能应对明军的进攻,朕决意将大半兵力,部署在小凌河的北岸。只要明军胆敢强渡小凌河,那我军就可半渡而击,杀明军一个落花流水!”</p>
“皇上圣明!”众臣急忙送上马屁。</p>
皇太极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不必拍马屁了,朕相信诸位也能看出来这一点的!”</p>
说完之后,皇太极便开始调兵遣将,部署兵力。</p>
为了能应对明军的大炮威胁,皇太极将汉军八旗的正黄旗部、镶蓝旗部,以及残存的正红旗部,全部调防至小凌河北岸,用以对付明军的大炮。</p>
这三个汉军八旗,皆是装备了大量火器,火炮自然也是不会少的,非常适合应对明军的火炮威胁。</p>
其固山额真分别是耿仲明、尚可喜与孔有德三人。</p>
另外,皇太极还将蒙八旗的正黄旗与镶黄旗部,也同样调防至小凌河北岸,用以去河对岸突袭明军。</p>
毕竟这个时候的小凌河上,还留有搭建好的浮桥,清军完全可以趁着明军主力还未到来之际,发起战前袭扰。</p>
除此之外,朝鲜国的两千兵马,也被调防至小凌河北岸,协助八旗兵马一同防守。</p>
如此算下来的话,皇太极部署在小凌河北岸的兵力,将达到三万两千人之多。</p>
另外,皇太极则会亲率满洲正黄旗、镶黄旗与外藩蒙古的两万五千兵马,在锦州城外驻扎。</p>
其目的,一方面可以增兵攻打锦州城,一方面又可以随时支援小凌河,以应对随时突发的战况。</p>
至于留守在义州的汉军镶黄旗与收拢残存的各旗兵马,则是负责清军的后路与粮草安全,保护清军在义州城的粮草。</p>
这次皇太极的兵力部署,可以说不再是以防守为主,而是攻防结合,且又充分的调动了各旗兵马,使得麾下兵马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战斗力。</p>
另外,皇太极在小凌河北岸部署如此多的蒙古八旗与外藩蒙古兵马,也另有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