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在屯田之事打开局面之后,刘博源便立即进一步扩大流民的收容工作。</p>
而当前的榆林城,恰好就有许多逃亡而来的流民。</p>
经过一番简单的收容登记后,刘博源又再次得到了上万的流民。</p>
依旧是按照规定的流程,将收容的流民登记造册,就地编为军户,而后分发田地耕种。</p>
如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榆林城便彻底的热闹起来。</p>
一个个百户堡开始在城外修建,大块被荒废的田地也重新开垦出来,堵塞的引水渠也重新被疏通。</p>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p>
流民们清楚,正是因为有了总兵大人,他们才能分到耕种的田地,得到安身立命之所。</p>
而且,流民们分到的田地,只需缴纳收成的两成粮食即可。</p>
如此低的赋税,简直让流民们不敢相信,这根本就是天降馅饼啊。</p>
流民们感激之余,纷纷暗地里为刘博源立起了长生牌位,保佑刘博源长命百岁。</p>
</p>
开荒屯田之事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刘博源自然也没有忘记扩充兵力的事情。</p>
在得到了榆林城众将领的臣服后,刘博源立即着手招兵扩军事宜。</p>
按照榆林城兵册的兵额定数,其规定的兵额数应在一万两千人左右。</p>
可实际之上,除去众将领的吃空饷,加上裁撤掉的老弱病残,再算上兵乱时被镇压的士卒,如今的榆林城只剩下约三千人的兵力。</p>
这么点的兵力,自然是满足不了榆林城的防卫要求。</p>
依照刘博源的计算,榆林城至少需要五千名驻军,一万名战兵。</p>
只有这么多的兵力,才能守卫好榆林城的安全。</p>
当然了,刘博源也希望能招募更多的士兵,以此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以他当前的财政能力,也只能养活这么多的士兵。</p>
毕竟,刘博源当前的主要钱粮支出,还是重点放在收容流民、开荒屯田之上。</p>
这可是关乎到生存的问题,自然是要重点支出了。</p>
定下了招募六千士卒的数量之后,刘博源广派人手,在城中及城外的营堡村庄之中,张贴招募士卒的告示。</p>
对于招募士卒的要求,刘博源也做出了一些限制。</p>
首先在年龄之上,需要在十六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身体上没有任何的缺陷。</p>
而且,在进入军营之前,还需要进行体能考核,若是考核不过关的,将不能录取。</p>
按理说,招募士卒的要求如此之多,应该没有多少军民百姓前来应征。</p>
可事实上,前来榆林城应征的军民百姓却是排起了长队。</p>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士卒的待遇。</p>
应征的军民百姓一旦通过了考核,就能得到一石粮食与三两银子的安家费,而后在新兵训练期间,每一名士卒都能得到一石粮食的粮饷。</p>
在新兵训练通过之后,成绩优异者进入威武军,成绩一般者进入驻军。</p>
可就算是驻军,一个月也能拿到两石的粮食与一斤的食盐。</p>
如此优渥的待遇,怕是众将领的家丁也难以比及。</p>
故此,前来应征者络绎不绝,将榆林城的几个应征点挤得水泄不通。</p>
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招募的六千新兵便已全部到位。</p>
随后,便是热热闹闹的大练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