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历走至门口,冲着站在门口候着的兵丁吩咐道:“把官服告身文书等物拿上来。”</p>
“是,大人。”兵丁应道。</p>
不一会儿,两名兵丁捧着官服告身文书等物走了进来。</p>
李耀从一名兵丁手中拿起一份告身文书,走到刘博源面前,朗声道:“刘博源,鉴于你在此次抵御鞑子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英勇杀敌,斩获鞑子首级十一颗,本官决定,特提拔你为总旗官,并赏银二百二十两。”</p>
作为一名千户官,李耀是可以直接提拔一名小兵的,但其最大的权限也只能提拔至总旗官。</p>
至于百户官,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着固定的数量。</p>
“这是你的告身文书。”李耀递来一份折子。</p>
刘博源连忙躬身,双手接过告身文书,大声道:“小的谢过大人。”</p>
“怎么还如此自称,你现在已是一名总旗官了。”李耀责怪道。</p>
“是,下官谢过李大人。”刘博源连忙改口道。</p>
“好,望你能在日后的战斗中,能继续奋勇杀敌,再立战功。”李耀激励道。</p>
“下官定会英勇杀敌,以报效大人的知遇之恩。”刘博源大声回道。</p>
刘博源的恭维话语,使得李耀甚为高兴,他笑着摆手道:“大家都是为国效力,应该报效朝廷,报效皇上才是。”</p>
刘博源连忙应是,随后李耀把官服赏银等物赐下。</p>
看着手中捧着的官服等物,刘博源心下异常欢喜。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自己终于从一名白丁,一跃而成为大明体制中的一名基层官员。</p>
看着刘博源暗自欢喜的神色,李耀体谅道:“刘总旗,既然官服已发下,还不快去更换。”</p>
“是,下官这就去换上。”刘博源回道。</p>
跟随着兵丁来到偏房,刘博源很快把官服换上,稍作整理一番,才再次回到厅堂。</p>
李耀等人看着信步踏入的刘博源,都不觉眼前一亮。</p>
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刘博源一身得体的正七品武官服穿上,配上腰间挂着的桐木腰牌和铜制印鉴,脚上踏着一双厚底牛皮靴,整个人显得分外精神。</p>
“没想到刘总旗穿上这身官服,显得格外有气势。”李耀赞叹道。</p>
“是啊,刘总旗,这身官服简直就是量身为你定做的。”赵世相附和道。</p>
就连在旁边一直保持严肃面孔的李兴李经历,眼中也露出欣赏神色。</p>
“呵呵,各位大人过誉了。”</p>
对于李耀等人的夸赞,刘博源内心十分欢喜,谁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p>
这时,李耀突然转变话题,问道:“刘总旗,既然你已身为总旗,可有什么打算?”</p>
李耀突如其来的问话,其实在刘博源心中早已有了想法。</p>
现在的他迫切地希望能独立统管一个墩堡,这样他就会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随时领兵外出作战,捞取更多的战功,得到更多的升赏。</p>
故作思考了一会儿,刘博源这才回道:“回大人,下官想去离鞑子最近的墩堡。”</p>
“离鞑子最近?这是何意?”李耀皱眉说道。</p>
“大人,下官是这么认为的。每次草原上的鞑子南下劫掠,都是这些墩堡最先发现的,然而他们却丝毫阻挡不了鞑子南下的脚步。”</p>
“因此,下官在想,如果我们能把鞑子的脚步拖延在那里,为朝廷争取调动兵马的时间,岂不是更容易应对鞑子的袭扰。”</p>
刘博源将自己的想法说出,顿时惊呆了李耀等人。</p>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总旗,心中竟然有着这么一个大胆的想法。</p>
不知有多少任的延绥巡抚与总兵,都没能彻底解决鞑子袭扰的问题,仅凭你一个小小的总旗,能抵挡多少鞑子?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p>
李耀神情严肃的盯着刘博源,反问道:“刘总旗,虽然你的想法很不错,可就凭你一个小小总旗?”</p>
“回大人,下官自有信心,绝非胡言。”刘博源自信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