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辰让人,把户部侍郎封文修给叫来,这是朝堂的工程的,不是私人的,吃饭,应该要有油水才行。 吃饱了,才好干活。 这些工匠,倒是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可倒也是,这平民啊!一年到头,吃不了多少油水。 有饭吃,也没有意见。 封文修急急忙忙的赶来。 “两个烧饼,一碗汤这就是午饭了,你这是在虐待。” 白辰直接拿烧饼扔在了封文修的脸上。 “丞相,你也没跟我说,怎么吃啊!” 封文修委屈,觉得这样,已经不错了。 早上有馒头,中午有烧饼,这还不好啊! 要知道,这些工匠,给别人干活,那都是喝点稀饭,有的,都不管饭的。 “每人每天半斤肉。” 白辰说道。 封文修苦笑着点头,这里面有门道啊!要知道,应天府最大的猪肉铺子,那都是白辰的。 自己倒是忘记了这一茬。 “工钱是按时发放的吧!” 白辰询问。 “启禀丞相,工钱都是按时发放,绝无拖欠,都是按照正规价钱给的。” 封文修说道。 白辰问了问,一个月,能拿多少工匠,是五两银子。 似乎是有些少啊! “加到十两银子,这些人,都是有手艺的,手艺人,要多给。” 白辰淡淡的说道。 封文修也不敢反对,他不明白,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等于是多花钱啊! 户部不是应该能省则省吗? 白辰估摸了一下,等扩建成功,应天府,应该就有三百万人口了。 以后,还得扩建一些州府,这样方便管理人口。 有的地方没人了,也无所谓。 毕竟,一些地方,环境根本就不适合生错。 商业发达,就会有很多活干,那些离开土地的人,就可以生存下去的。 能够挣到钱,就可以在城里安家,能够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视察完了工地之后,白辰又去视察了一下菜市场。 应天府的菜市场,还是很大的,由于商旅往来频繁,一些外邦的菜类品种,也卖上了,可以说,丰富了品类。 还有卖骆驼肉的。 就是菜市场西番奴隶主卖奴隶,白辰有些不满。 这些奴隶,可是不便宜,都是静心挑选来卖的,有一把力气,能干活。 而且,不用给钱,管饭就行。 大明朝,是不认奴隶的。 奴隶可以随意剥夺生命,起码这是官府不准的。 这些奴隶可怜啊!他们是人,却被当成货物一样挑选。 白辰想要阻止吧!又等于断了这些奴隶的生路,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西番这些王八蛋,看样子是真没有什么卖的,卖上奴隶了。 地方也穷,朝堂要打击,没啥实质好处。 这些奴隶主,没啥水准,随便派个几万军队去,就可以把他们给横扫了。 但这些奴隶主又懂事,对大明朝那是恭恭敬敬的,也没有借口收拾他们。 没几天,外邦送来了公主,是从半岛上送过来的。 说是和亲的。 这个公主,白辰亲自见了一下,不是公主,就是长得好看了。 这个公主,相貌一般般,不算太好看,也不算难看。 朱允炆就一个皇后,没有妃子,也是不成体统,就送进宫去,当个贵妃什么的吧! 以后再给朱允炆找几个妃子,但也不能太多了,那不行。 周边的外邦,也就只有北边的胡人在闹事,有那些边王抵抗,也进不了中原地区。 边王不改制经济,不通商旅,北边的胡人穷,就得抢。 没办法,藩王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不听朝堂的政令也可以。 反正,没钱没粮了,可以找朝堂要。 白辰还真得给一点,进行安抚,不能一点不给。 这些边王,存在还是有重要作用的。 不过,如果由朝堂直管,早就解决问题了。 只要允许商旅往来,北边胡人也能受益,有了利益,也就犯不着抢了,毕竟,那对自己也有风险。 “沿海倭寇最近是个什么情况啊!” 白辰询问应如是。 “开青楼,赚了不少银子,他们也没啥卖的,有大明水师威慑,他们也不敢轻易来抢,还是比较太平的。” 应如是回答。 白辰无语,开青楼肯定赚钱,这东西吧!他也想取消,但是吧!这么做,又威胁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再说了,就算明面上取消,私底下,人家照样整起来。 关键是,喜欢逛青楼的太多了,有那个需求。 应天府的青楼,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连文武大臣,都有不少去的。 “倭寇,还是要密切关注一下,这些家伙,狼子野心,不是什么好人。” 白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只要大明国势强大,他们什么也做不了,最应该担心的,是那些边王。” 应如是说道。 白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边王是朝堂的心腹大患,都是朱元璋挖得大坑。 每个朝代,都是变来变去的,要么分封,要么郡县,其实两种制度都有问题的。 搞分封吧!总血脉亲族拱卫皇权,也不能说是错误。 关键是分封后,藩王一旦坐大,就是麻烦。 再说了,这血亲,也会随着下一代,逐渐生疏了。 郡县的麻烦在于,一旦有外敌入侵,或者是乱民造反,他们就投降了,很少拱卫皇权。 边王不好收拾,人家手里有兵,非战不能解决。 迟早是会打起来的,什么时候白辰不知道,反正到时候动静肯定很大。 不过朝堂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有钱,耗都能把那些边王给耗死。 边关一带又穷,无法供给大量的粮草,以及人力物力。 不能速战速决,他们就得凉。 “陛下,似乎妄想着边王,能够勤王。” 应如是说道。 肯定得,这并不奇怪,朱允炆肯定想念自己手握兵权的叔叔,至于勤王就算了,人家想得是取而代之,而不是搭救朱允炆的。 很正常的事情。 可惜,那是叛不来的。 朱允炆越来越大,其实也是一个威胁,不过,白辰是不会还权给朱允炆的,否则,倒霉的就是他了,他必须一直把控朝政才安全。 否则,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位高而危,但位低,那是马上就得死的。 白辰清楚这一点。 “最近这些边王没啥动静吧!” 白辰也不可能时刻关注着边王,得用锦衣卫监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