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书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经过坑坑洼洼的道路,终于来到了这个地处偏远的村子。 刚到县政府接任的时候,蒋华书把县里所有的地方都去过了,每个村里地容地貌、风土人情、人口数量、特产小吃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他深知贫困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困境,因此特意制定了一份详尽的扶贫计划,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村子都改善生活条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有几个公社的村子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听话配合。尽管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村民们似乎并不领情,甚至对大队长的领导持抵触态度。 大队长跟公社诉苦,公社只能留来找蒋华书诉苦。面对这样的情况,蒋华书感到十分失望和无奈。于是,他不得不将那些曾经精心策划的扶贫计划锁进抽屉里,任由它们渐渐积满灰尘。毕竟,如果一个地方的人不愿意接受帮助,那么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方值得自己去付出。如果接触之后发现并不值得,那么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放手让其他人去尝试。 推着自行车进了村子,回想着这些,再看看整体村容村貌,蒋华书心里特别可惜。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联合国等死队,而且据点一般都在大树下,放眼望去,村里最大最高的树,找人往那里去就对了。 到了大树附近,果然队伍全部集结在此。上面客气的跟大爷大妈们打了招呼,就攀谈起来。 村里人对于外人都是挺排斥的,你想打听村里的啥机密也不是这么好打听的。于是蒋华书就打听人,这个总没错。 他就问听说村里有个外面大城市来的人,听说挺厉害了。话题一开,人们就开始了自由答题时间。 蒋华书通过收集到的大量没用的信息里总结出几条有用的:这个人叫张小包,今年五十五,民国时期去京都做工,三年前回来的。回来时孤身一人,说儿女们都留在了京都,可是三年多了一个孩子来看他的也没有。回来时人们就觉得他脑子不对劲,成天疯言疯语的,一会说有会飞的鸡,一会说有老高老高的铁,反正就是个傻子。 蒋华书总结这个人知道飞机高铁,应该是穿越的,可是为什么到了这里?又疯疯癫癫的?疯癫的人能给他写信?他得赶紧去弄清楚。 跟联合国等死队的人们问清楚了这个人家在哪住后,蒋华书赶紧去了这家。 来到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门口的杂草半人高也没人清理。等死队的人们说这老头平常不出来,只有没吃的了才会出来。 他上前拍了拍大门,没人回应。 看看附近没人,只能从墙头上进院子了。支好自行车翻身进了院子,就见院子里的杂草更高,好像这里常年无人居住一样。 从院子里走到正屋门口拍了拍门,门从里面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