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媳妇就是利用了这次七夕各家青楼推出新的清官人的时机,这个时候,往往争奇斗艳,如果哪家青楼能够吸引最多的文人雅士,再加上涌现出广为流传的诗词,那不用说,接下来一整年绝对雄霸汴京城青楼市场。 上面说过,所有的青楼妓院都归教坊司管辖,而最顶级的青楼目前在汴京城,合称八楼三舫,八座青楼加上汴河上面的三座画舫。分别是云韵楼,玉瑶馆,烟水轩,霓裳院,琼花阁,紫烟阁,梦溪楼,云鬓馆,八家青楼,明月舫,琴心舫,月下流觞,三家画舫。 在多年的争奇斗艳当中,大家打出了火气,甚至闹出了人命,后来教坊司出来调解,这八楼三舫就定下了每年争斗的规矩。 其中一条就是,连续三年最后一名,就要摘掉名字,变成下一等的妓院。虽然大家背后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但是那些官老爷们也不会为了争奇斗艳而亲自下场。 所以,教坊司就记录在案,作为顶级青楼争斗的规矩了。后来这也就成了汴京城一景,就连太宗皇帝也不介意,反而在一次私底下的内阁会议中说了一句,与民同乐,也挺好的。 所以,本来是青楼自己的争斗,一开始都是在自己家关起门来争斗,有身份,有钱的人才能进入,才能评判。 太宗皇帝的一句话,这几家青楼在七夕的当日,门外搭上高台,让参加争斗的清官人上台表演,琴棋书画自由选择,但是评判的人变成了整个汴京城的人。只要买得起金珠花,都可以参加,这种金珠花,一百文一个。 北宋初期,一贯铜钱就是一千枚铜钱,串在一起,一两银子就是一贯铜钱。所以,一般老百姓也不会买这个金珠花,大体还要有些家资的人才会参与。 刚开始有很多商家盯上了这个金珠花的生意,不少人想要做金珠花来卖,直到有一个传言,说这些金珠花是从后宫流出来的,每年一次。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做了,也不会有人去确认这个传言的真实性,毕竟能做的生意多了,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每到七夕,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买了金珠花,流连不同的青楼门口观看表演,如果觉得好,可以把手上的金珠花投入到高台旁边被黑布蒙上的框子里,每家的框子都不一样,并且八楼三舫都安排人到其他家盯着。 规则完善,盘外招也就没了,相对来说这个评比的公正性还是得到了汴京人的认可。 当然,如果哪个富商真有钱,可以一掷千金,买上几万两白银的金珠花投到一家清官人。 但是,这么做的人少之又少,花那么大的代价,不一定能够保证这家青楼能赢。即便赢了,也不一定能抱得美人归,官府背景的青楼,轻易也无法用强。 一开始确实有富商这么做,但是一两次之后也就没了,这么败家的事情,家里的母老虎还在呢,一般人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不是么。 随着争斗时间的临近,八楼三舫都各显身手,不可以采用盘外招,但是可以凭借各自的人脉求助,这时也往往是文人雅士最吃香的日子。 自家清官人做不出好诗词,还不能买么,只要看到有好的诗词出现,都是不谈价钱,下手就买。 解语媳妇盯上了这个机会,派人考察了一圈,选中了云鬓馆。 这个云鬓馆成立的最晚,有传言说,云鬓馆的馆主本是云韵楼的清官人,后来某个二品大员看中这个清官人,提出来赎身,那馆主也是跟二品大员看对眼,私下里就同意了,找来云韵楼的管事赎身,当时管事答应了,但没几日又反悔。 那个二品大员就气冲冲的找了云韵楼的管事。但是管事私底下说了缘由,二品大员无奈只好作罢,原来是有个王爷也看上这个清官人。 后来这个馆主一怒之下,从了那个王爷。但是好景不长,这事被王爷的正妻知道了,那还得了,带着家人就要把人先打一顿,再卖到最低级的窑子里。 不过最后一来二去,不知道那个王爷用了什么办法,总之,教坊司下面多了一家叫做云鬓馆的青楼。 一开始这个云鬓馆就步履维艰,青楼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新人入行。 幸亏这个馆主在圈里认识一些人,又从教坊司得了一些支持。最后,那个二品大员不知是余情未了还是心怀愧疚,私底下帮衬了不少诗词。这家云鬓馆也跌跌撞撞的经营起来了。 本来踏实经营下去,也就能慢慢站稳脚跟。当初八楼三舫争斗的时候,云鬓馆从来不参与,不出风头。 但是没想到闹大了之后,教坊司调解的时候是把整个汴京城的顶级青楼叫到一块开会。 当大家定下争斗规矩的时候,你云鬓馆也不能说不参加对吧。这一下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眼看着今年就是第三年了,如果云鬓馆还是倒数第一,那么首家被摘牌子的青楼就是她们。 云鬓馆的馆主也是郁闷,这无妄之灾躲不过,这种事情,无论是王爷还是那个二品大员,肯定没法出手。 这不,看着七夕临近,各家的演出台子都搭好了,但是自己的表演项目还没有落定呢。琴棋书画,基本上比赛的时候也就是弹琴或者跳舞。论基本功,各家都差不多,自家的清官人还不是最好的。 如果没有出彩的唱词以及服装,那么这次肯定又是垫底了。这一摘牌,现在这一批清官人肯定不能留,把人家给耽误了。 不过这云鬓馆的馆主也是个知恩的人,刚开始成立云鬓馆的时候,一帮子姐妹过来帮衬,自己这些年也挣了不少,没了云鬓馆,剩下的积蓄倒也够了。但是跟着自己的那些姐妹不是没找到好人家,就是没攒下什么钱财,日后都不好过。 所以,即便都快绝望了,这馆主还是没有放弃,四处寻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