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五等人,发现何大清失踪后,就开始方寸大乱。 并且这个时候,被他们围攻的美军也开始反攻。 金钟五他们杀害的美军数量都已经超过志愿军了。 志愿军他们大多数是击溃,或者俘虏。 战场上有伤员,他们还会救治。 可是金钟五这些人不一样,他们是一个活口都不留,统统杀光。 这也导致美军对他们极为憎恨。 美军调集了新的军队,对金钟五他们展开围剿。 只剩下六七万的普通士兵的金钟五,走投无路下还想投降。 可是美国压根就不接受他的投降。 非要弄死他。 没办法, 他只能舍弃了大部分的部队,带着自己最忠诚的手下,跑到了北边。 大胖子对于他们这支队伍,那是十分开心的接受了。 直接任命三人为师长。 只不过三人的队伍已经严重缩水。 他们从美军的包围圈里跑出来后,没人身边跟着的士兵不足千人。 好在这些士兵都是等级比较高的士兵,有不少二级兵和三级兵。 大胖子看到这些士兵,乐的都合不拢嘴。 他之前惦记这些士兵可是惦记很长时间了。 现在终于归他了。 随即他就给这些部队补充新兵,把他们扩编成三个满编师。 那些二级兵三级兵,直接充任队伍里的军官。 这三个师师瞬间就成了大胖子手里的王牌师。 手里有了队伍,大胖子就又想搞事情。 他也知道,中,美,苏之间正在秘密沟通。 一旦这三家沟通结束,可能就要把谈判的事儿摆在桌子上了。 他也知道,大概率是朝鲜被一分为二。 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就是想要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朝鲜。 “金钟五,李翰林,刘载兴,你们三个有没有信心拿下汉城?” 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苦笑了一声。 “金,我们之前十万部队,都没有拿下汉城,现在更不可能了。 这场战争,如果仅靠我们自己的实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美国对抗的。 如果想统一祖国,把美国赶下海,还要依靠中国和苏联。” 金钟五三人现在对何大清还是有些崇拜的。 他们虽然搞不清何大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们可以确定的是,何大清肯定不是一般人。 即使不是正神,也多少有点神通。 面对这种人,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即使何大清不管他们了,他们也只能抱怨一两句,从来没想过要找何大清,怪何大清耍他们。 何大清走了后,他们的头脑清醒不少。 特别是跟美国的队伍,真刀真枪的打了几次后。 十分深刻的认识到,仅凭他们,是没办法跟美国正面对抗的。 大胖子听后,十分失落。 他本以为有了这支部队,还能继续在美军的防线上咬下一块的。 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 其实也就第一年的头几个月,是正经的打了几次战役。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 热战几乎已经没有了。 只有小范围的摩擦,以及政治上的较量。 最后美苏打成一致,就是朝鲜还是按照38线被一分为二。 至于中国则是得到了苏联的重工业,美国的轻工业。 以及朝鲜的表面感谢。 志愿军也开始陆陆续续回国。 何大清没等停战协议签订,就直接回国了。 只是他并不是正规手续加入志愿军的。 回国的时候,身份也不是志愿军。 而且,他的情况特殊,国家也没打算安排他继续在军队中服役。 况且,因为他的参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远远没有原来历史上那么惨烈。 甚至都没有出现多少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 国内的宣传也就没上辈子那么热烈。 有点类似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感觉。 何大清跟着队伍,回到北京后,他就自由行动了。 他的身份十分特殊,国家也不可能给他安排什么工作。 回到北京,他自然而然的就回到了四合院。 他当初的房子,现在还在。 何雨柱之前一直住着了。 后来何雨柱去了香港,这房子也让佟老太太帮着照看。 闫埠贵在门口看到何大清的时候,愣了一下。 “大清?你是何大清?” 闫埠贵对何大清可谓是印象极为深刻。 在日占时期,时不时的能从何大清家里借点粮食。 本以为何大清就是一个厨子。 结果后来何大清参军了,杀的小鬼子哇哇叫。 等到抗战胜利了。 何大清又跑到香港当资本家了。 现在看到何大清回来,而且穿着也比较朴素。 他还以为何大清在香港的生意黄了呢。 所以见到何大清时,先是愕然,然后有些欢喜,最后又有些惋惜。 “大清啊,以后就在咱们院里好好过日子,不管怎么样,你做饭的手艺还在,找个活计,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对了柱子呢?他不是去香港找你了吗? 找到你了没?为啥他没跟你一起回来啊?” 何大清看到闫埠贵,也有点亲切感。 毕竟都是一起从困难日子走过来的。 “他还在香港,我回来住一阶段。人老了,就怀念自己的老家了。” 听了何大清的话,闫埠贵以为何大清是给自己找面子,才这么说的。 他也顺着何大清的话说道 “谁说不是呢,不过,你年纪还不大,柱子如果留在香港不回来了,你也可以再娶个媳妇,再生个娃,日子也一样过。” 闫埠贵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不自然。 何大清也没注意他的表情,他现在就是想回家,好好的休息一阵。 “以后再说,以后再说,佟老太还在后院吧?” “嗯,在的、” “行,那我先去找佟老太,咱们过后再聊。” 何大清摆脱了闫埠贵后,就去后院找到了佟老太。 佟老太看到何大清回来,激动的眼泪都往下掉。 何大清不在的这些年里,她的日子其实一点也不好过。 日占时期,大家都辛苦,日子都是苦熬。 所以她的房租也收的不好,勉强维持她的日常生活。 抗战胜利后,过了几天好日子。 然后随着金圆券贬值,家里的财产也瞬间蒸发了大部分。 并且,房租又收不上来了。 解放后,日子稍微好过了两天。 但是房租却由街道代收了。 并且租金定的很低。 不过,好在房租能按时给。 也足够她一个老太太的日常生活开销了。甚至还能省下一点钱。 只不过,跟她年轻时的设想有些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