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腹部浮肿,只怕是脏腑中被毒气所侵而使之如此,此毒气不知深浅,还需用此寒金针一试,才可对症用药。” “不妥。”太医坚定地说道。二人争执不休,一直吵闹到了元淮的面前,元淮如今才体谅到了宁太医的难处,只说道,“到了如今这个份上,让黄先生一试无妨。” 一旁的诸葛忆荪也对黄大夫点头,黄大夫一早便与诸葛忆荪相识,知道诸葛忆荪的为人,当日黄大夫医好了诸葛忆荪的妹妹,诸葛忆荪对他百般称谢,还盛赞黄大夫妙手,又嘱咐涅川郡主一定好生相待黄大夫,让黄大夫也感怀于心。 黄大夫入宫,并非贪图功名利禄,也知道宫中人心险恶,对医者来说,常是个有去无回的地方,可是一看甘缪来请,宫中又有诸葛忆荪在,他知道诸葛忆荪绝不会坑害于他,因此才大胆将月孙的寒金针、推拿、香疗、泻下、药浴四种方法一起用在小公主的身上。 过了一会儿,裕妃、康嫔、熙嫔、刘淑仪知道小公主不好,也一同来金鸳阁看望,说了一会儿的话,可诸葛忆荪担心西配殿中人员混杂,空气污浊,不利于黄大夫诊病,于是让裕妃陪着元淮,带上康嫔等人一同去了金鸳阁正殿等候,只有诸葛忆荪与黄大夫还有几个医女、医员在西配殿中。 诸葛忆荪看着黄大夫用的不是黎人的医术,也不是虞人与越人的法子,而是月孙的法子。先是点上月孙的月支香,让公主安睡,用一支芦条将小陶罐中的一缕烟吹入了小公主的鼻腔,诸葛忆荪看着,这法子甚是眼熟,好似寒山杜若的用法。等小公主熟睡,黄大夫才拿起金针,刺破小公主的下肋,缓缓地刺入腹中,小公主只是眉头紧皱,却未曾苏醒。 不过须臾,黄大夫将那金针取出,看金针尖上发白,可是周围的血却发黑,才知道小公主中的是水银与硫石之毒。 殿出身、经夫人一手调教的鸣鸾阁大宫女,朕也不难为你,你便留在金鸳阁照料小公主吧,等公主痊愈,朕自有重赏。”元淮又对一旁的灵笳说,“灵笳,你便同朕往鸣鸾阁去吧。” “是,奴婢遵旨。”灵笳说道。 元淮带着汤哲庸、灵笳等人往鸣鸾阁去,众嫔妃也与卢昭仪说了一会儿话,各自去看望了一眼公主,也都散了。 淑妃与康嫔等人西配殿看了看小公主,看霜娥在侧伺候,淑妃素来知道她万分伶俐,自然不敢把手看伸到小公主的身边,略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走了。 淑妃走到金鸳阁的宫门口,看到了一旁侍奉的甘缚,对其使了个眼色,悄悄留下宫中的太监重晓,趁着如今诸葛忆荪疲倦,在宫中安睡,让重晓来打点安排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