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本以为杨青易只是稍微迟到一阵。 没想到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好在刚刚多次忍住了参杨青易迟到的想法。 现在好了,恩荣宴即将结束,现在可以参个大的。 蒋芳心中美滋滋。 当初会试之时,他参杨青易和于克诚作弊。 已经彻底将二人得罪。 于克诚那厮是个臭石头,很少会有打击报复的行为。 而且于克诚本身也是御史,参的人无数,也被无数人参。 因此蒋芳对于克诚并不十分担忧。 可杨青易,他并不了解。 现在杨青易仅仅是新科状元一个身份,可能对自己无可奈何。 但如果放任他继续壮大,等他势力逐渐增大,说不定哪天就会过来咬上一口。 蒋芳决定,趁早将杨青易收拾了。 于克诚从杨青易乡试开始就是他的考官,会试之时还是。 一路走来,二人渊源颇深。 蒋芳心想,如果杨青易壮大以后,这两个人凑在一起。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恩荣宴马上结束。 蒋芳看了看坐立不安的于克诚,又看了看门口。 站起身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蒋芳一脸的正义凛然。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启国皇帝早就预计有人要参杨青易缺席这件事。 看到蒋芳,启国皇帝一点也不意外。 启国皇帝点点头。 御史参人,属于正常工作范围内的事。 启国皇帝没有理由不让他说话。 于克诚见蒋芳起身,眉头蹙的更紧。 他深深的为杨青易担忧。 蒋芳前阵子刚因自己和杨青易吃了亏。 现在蒋芳占着理,他不极力去参人才怪。 杨青易的三个学生以及陈绩闻言皆是一惊。 这人一定是参老师的。 这人肯定是参杨兄的。 四人惴惴不安。 这时,只听蒋芳声音浑厚道:“微臣要参二人,一人为新科状元杨青易,一人为御史于克诚。” 话音刚落,众新科进士和御史们都一片哗然。 众人没有想到,蒋芳连于克诚也没有放过。 蒋芳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于克诚和他的恩怨由来已久。 能抓到把柄伤他,蒋芳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而且这种机会实在是极其难得。 “新科状元杨青易藐视天恩,公然在恩荣宴上缺席,这是大不敬,陛下若是放任不理,定然会有损天子威严。定然会给后来的新科进士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如果人人效仿杨青易的做法,那么礼法何在? 这件事传扬出去,一定会有损我启国国威。 微臣请求陛下,严惩杨青易,将杨青易贬为庶人,返回原籍,终生不得参加科举。” 嘶~~ 众位新科进士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返回原籍,终生不得参加科举。 这也太狠了。 这对苦读多年,终于考中进士的人来说,简直是重若千钧的惩罚。 众人不由的心头一震。 如果这个惩罚落到自己头上…… 简直是晴天霹雳,简直不敢想象…… 杨青易的三个学生以及陈绩全都出了一身冷汗。 靳笠吓的一颤,心说御史就是狠啊。 林蛟也是身上一麻,恩荣宴缺席就要返回原籍,禁止参加科举吗? 太吓人了。 范衡皱了皱眉,也认为蒋芳说的惩罚太过了。 内心骄傲的范衡想要超越杨青易,但是不想以此种方式超越。 于克诚眉头紧锁,对蒋芳的行为十分不满。 他不满,并不是因为蒋芳参的人中有他自己。 完全是因为蒋芳参了杨青易,并且说的太严重。 启国皇帝面无表情,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他看着蒋芳,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御史于克诚,主理恩荣宴,新科状元缺席恩荣宴,犯下大不敬之罪,于克诚亦有办事不利之罪责,请求陛下严加处理,以儆效尤。” 蒋芳说的义正言辞。 新科进士们听到蒋芳参于克诚的内容,并没有起什么波澜。 于克诚本人对于蒋芳参自己的事,也没什么反应。 启国皇帝见蒋芳不再说话,看了看于克诚,等着他辩解。 “陛下,蒋御史参杨青易的说辞,微臣以为极为不妥。蒋御史说杨青易藐视天恩,未免太过武断。杨青易缺席恩荣宴的原因,我们尚未可知,就对此下定论,实在不合常理。 杨青易有可能有脱不开身的事需要处理,可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杨青易医术高明,还有可能是在治病救人。 蒋御史说陛下如果不严肃处理杨青易,会有损天威。 事实相反,如果陛下宽仁处理此事,定能显示陛下的仁厚。” 于克诚没有为自己辩解,句句都在维护杨青易。 众人听到于克诚的反驳。 有部分人很认同,默默点头。 点头的人中包括杨青易的三个学生,陈绩,以及靳笠。 冯萃深深点头,心说没错,老师可能就是有走不开的大事,可能就是去治病救人了。 武志呈虽然理智上感觉于克诚的推断没有根据,但是在情感上,他愿意相信于克诚所说。 “对,杨兄肯定是如此,于御史说的绝对在理。”陈绩心中默默想。 范衡尽管认为蒋芳给杨青易定的罪太过重了些,但于克诚的反驳仿佛也没有多大说服力度。 杨青易缺席这件事,说到底是杨青易的错。 杨青易有错在先,于克诚为杨青易辩解,只能在减轻对他的惩罚上下手,不可能助他脱罪。 而此时杨青易到底为何缺席,还没有人知道。 “于御史如此包庇杨青易,未免太有失偏颇了,杨青易无论因为何事而缺席恩荣宴都是对陛下的大不敬。 于御史猜测杨青易有可能在治病救人,这可真是无稽之谈,令人笑掉大牙。 就算他真的在治病救人,就能抵消他大不敬之罪?京师里的大夫一抓一大把,少了他不行? 于御史你怎么不说,杨青易在来恩荣宴的路上,遇到哪位贵人突发急症,没了杨青易,那贵人便危在旦夕? 如果是这样,杨青易倒是可以减轻一部分惩罚。 但这可能吗? 于御史为杨青易开脱的理由当真可笑。 陛下一向仁厚,不需要此事来彰显。 如果不重重处罚杨青易,我启国律法的威严何在?陛下的威严何在?” 蒋芳心中得意。 于克诚,就算你有铜牙铁齿,又有何用? 此事就算说破天,杨青易也逃脱不了大不敬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