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国院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七章 新的史诗与辉煌为少了一只羊的舵主打赏加更(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事实上,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正在为今年的诺贝尔奖头疼。当然,他们头疼的并不是惰性中微子的发现。而是《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这项技术。毕竟惰性中微子目前还未彻底证实,就算是ern那边推断徐川做出来的成功拥有了3iga的置信度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发现而已。在高能物理领域中,一颗新粒子或者一种新事物的确认,需要至少5iga以上,才能确认这是真实存在的。这么严格的要求,是因为高能物理是构建物理学的基础之一,无数的粒子和现象是构成当前宇宙的基础材料,也是构建物理学这栋大厦的基础。如果有粒子出现了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都可能导致物理学产生极大的动荡。更严重点,整个物理学直接崩塌都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惰性中微子即便是发现了,也需要一段时间去进行验证。而《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这项技术不同,这项技术作用的范围是核废料。对于全球各国来说,凡是有能力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几乎都在为核废料而头疼。核燃料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人类,但核废料却是极难处理的垃圾,胡乱处理会导致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大问题的。尽管宇宙中茫茫星海无数,但地球仍然是人类当前唯一的家园。所以但凡有一点远见的国家,都不会胡乱处理核废料。而《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这项技术,哪怕目前仅仅存在于华国,但它依旧造福的是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造福的是所有人。对于瑞典皇家科学院来说,一项新科技或者新发现是否符合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造福人类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项标准,而且还是占比重相当大的标准。毕竟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和进步的科学家。核废料重新利用这项技术有资格吗?必须有!如果连这种级别的科技都没有资格入选诺贝尔奖的评选的话,其他的科技就更加没资格了。但是吧,这项技术的所有者徐教授年轻至极不说,更是在去年在斯德哥尔摩拿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诺贝尔奖并不是没有两次颁发给同一个人过,但连续两年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同一个人,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哪怕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也分别是在1903年和1911年获得的,中间隔了接近十年的时间。为此,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甄选委员会们简直头都要炸了。去年他们为了这名年轻至极的学者就吵翻了,今年难不成还要再来一次么。头大。另一边,南大。物院的办公室中,徐川和南大的物理团队正在对完)。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psshu.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