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此去并州,最本质的动机,是顺利接过吴岭手中的兵权。</p>
首要的前提,是他能平安到达并州。</p>
吴岭的政敌、大吴反骨仔……太多人想要他的小命。</p>
真要当孝子,吴越只带亲卫出行,能节省两三日时间。</p>
别说有预谋的截杀,运气不好,遇上规模大点的土匪,都可能一命呜呼。</p>
哪怕只是做无用功,也不敢赌百分之一的概率。</p>
吴越端着粥碗手越捏越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沉默片刻后,开口询问道:“还有多少兵马尚未渡河?”</p>
段晓棠:“约莫千余人,大约再过半个时辰便能全部渡河。”</p>
吴越默默地点头。</p>
段晓棠随即转身,对随行的将官们下达指令,“让士兵们稍作休息,待全员渡河后,即刻启程。”</p>
剩下的半日时间不耽搁,原先废弃的营地,繁华的城池,一概不停留。</p>
目标只有一个——并州。</p>
柳琬目送着吴越一行人远去,心中五味杂陈。</p>
吩咐下人收拾好锅具碗筷,然后骑马返回城中,寻找柳嘉祯商议要事。</p>
“伯父,河间王的病情恐怕不容乐观!”</p>
冬日患风寒本是常事,但建立在吴岭多日不露面的前提下,难免有些欲盖弥彰。</p>
吴越若大大方方地打着侍疾的旗号,反倒不会令人多想,偏偏冠冕堂皇地北上增援。</p>
柳嘉祯对吴岭的生死并无太多关切,河东世家早已远离权力中心,长安的纷争与他们并无太大干系。</p>
偏偏吴岭如今坐镇并州,轻乎不得。</p>
并州大营、南衙诸卫、突厥,动乱、叛变、侵扰,哪一路闹将起来,对他们都是灭顶之灾。</p>
柳嘉祯试探性问道:“秘不发丧?”</p>
柳琬确定道:“世子队伍里,有不少大夫。”</p>
年纪形容与健壮的军士截然不同,气质又与幕僚不尽相似。</p>
若离得近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味道。</p>
是吴越从长安带出来的大夫,说不定其中还有太医。</p>
由此可以推断,吴越暂时没接到坏消息。</p>
柳嘉祯下定决心道:“让族人们回各处坞堡居住。”</p>
突厥可能明年春天南下,但这个冬天并州能不能平安渡过,尚是未知数。</p>
柳琬连理由都想好了,“今年大祭,该尽早筹备。”</p>
柳嘉祯点头应允,“就这么办!”</p>
心中忧虑不止,“吴七能否守住并州?”</p>
哪怕吴岭逃过一劫,退居幕后,但以吴越的年纪资历,能否撑起错综复杂的并州大营?</p>
不远处还有突厥人虎视眈眈。</p>
柳琬难得说一句没头脑的话,“只望河间王能够教子有方了。”</p>
范成明这个先行官,无疑做得极有头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