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讨论一下高临县委书记人选,因为这个位置要上报省委决定。”
陈玉书清了清嗓子,还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目前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市政府秘书长徐光水,另一个是组织部副部长李树征。”
随后,陈玉书瞄了瞄梁涛:“下面,请梁涛梁部长说一下二位同志的组织考核结果。”
梁涛拿起早就准备出来的资料,慢悠悠念了起来。
在座众人全都支起耳朵,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听得真切。
履历就不用说了,贵在最后的评语。
给徐光水的评论是老成持重。
李树征的则是年轻有活力。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正处级,都是从县委书记任上调到德平市。
各方面来讲,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只是谁都知道,表面上看,是他们二人竞争,暗地里,是厉元朗和陈玉书掰手腕。
很显然,一个来自于市委组织部,一个是市政府办公室。
不言而喻,这将是一场很激烈的争夺。
当梁涛念完,袁祖亮取义,我没有说过质疑省委决议的话,你不要瞎联系。”
尹铁脸色阴沉,刚要张嘴辩驳,市委秘书长肖衡慢条斯理说:“徐光水是有经验,但他遭受省委处理一事,备受非议,这是他的硬伤。”
“省委让市委推荐人选,难得给我们信任机会,应该把握住。上报徐光水,省委肯定会有想法。万一惹得省委不悦,这种机会白白溜走,得不偿失。”
邝早辉沉默良久,终于表态。
他说道:“我听了其他常委的意见,我觉得我们犯了一个方向性错误,总是纠结在徐光水以前的问题上。”
“我想说的是,徐光水调离高临县是几年前的事了。时移世易,当初的领导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大部分位置都换人了。”
“我们做干部,尤其做领导干部,难免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人无完人,不能揪住以前问题,一棒子把人打死。”
“有那么一句话,不怕犯错误,就怕不犯错误。这话怎么理解?很简单,犯错误,是因为他在做事,不犯错误,是他不做事,不做事就不会出错。”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光水至少在高临县是做了事的。我手上有一份资料,徐光水担任高临县县长期间,全县经济指标上升了十五个百分点,利税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同志们,仅从这些来看,徐光水对高临县是有贡献的,而且还不小。”
邝早辉拿出这份成绩单,有理有据,在场众人一下全都进入静默状态。
传阅着这组数据,不少人忍不住发出啧啧感慨。
提升十五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