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之后是单色釉。同样,仍然全部都是道光和咸丰年间的制品。
道光年间的单色釉品种比较多,常见的有豆青、霁红、霁蓝、钧红、茶叶末、仿定、仿哥等近二十种,其中又以钧红器和仿哥器最为出色。
咸丰年间单色釉的品种要少一些,而且官窑器更少,但实际的质量却和道光年间的差异不大。
很简单,皇帝换了,可是制瓷工艺,甚至是制瓷匠师都没有任何改换。
但总体来说,道光朝和咸丰朝的瓷器,和清三代乃至其后的嘉庆比起来,无论官民窑器,大部分胎体都比较疏松,釉面多呈波浪纹比较明显的疙瘩釉,而且底足都比较粗糙,因此特征比较明显,相对也比较好辨认。
李逸挨个浏览了这五个货架之后,又选出了一百多件瓷器。而按照迪恩的摆放习惯,同一类型的瓷器,越往后越好,因此对于剩下的那些单色釉,他还是有些期待的。
尤其是这两个朝代,仿哥窑瓷器的水平都还不错,那么,有没有可能让他再捡一个北宋哥窑的漏呢?如果真是那样,剩下的瓷器甚至都没必要再看,他直接就可以告诉迪恩,成交!
要知道,北宋定窑器存世量虽然稀少,但时不时还是能够看到一两件,可是哥窑就不一样了。有资料显示,目前存世的哥窑瓷器不过一百多件,其数量甚至还要远远的少于元青花,这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因为存世量太少,哥窑瓷器的价格并没有被炒作的太高,但是这个真的无关价值。
李逸估计,也就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行外人,其他的随便换一个人拥有青铜时代,迪恩根本不用开出这么丰厚的条件,只需要拿着他刚才现的那件定窑笔洗,再随便搭上一件哥窑瓷器,估计都能跟那个人谈上两轮。
当然,只要那个人不傻,就一定不会选择交易,但这也足以说明哥窑、定窑瓷器在华夏古瓷中的地位了。
反正最少李逸是决定,只要再给他在这些瓷器里现一件哥窑瓷器,他二话不说就会同意交易!
可是,两排半单色釉全部看完,不要说是真正的哥窑瓷器,连比较精致的仿哥窑都没看到几件!
李逸摇摇头,也不失望,整体来说,这些瓷器的质量还算是马马虎虎,前五排大约5ooo件瓷器里边,好歹还是能挑出近两千件,而剩下的青花器和粉彩,又都是道光年间比较擅长的东西,所以标准稍微放宽那么一点点,6ooo件的任务,应该还是能够勉强完的成。
“怎么样,选出来多少件了?能值多少钱?”
“大概有18oo多件吧,平均6万一件,差不多过一个亿了。”
6凝霜点点头,这么说,61oo多件全部选出来的话,轻轻松松3个亿,加上之前那十件的4个多亿,这笔买卖,还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啊。
“占便宜?”
李逸摇了摇头,即便不算他现的两个大漏,从表面看,这笔交易,他们确实是占了不少便宜。
可是如果站在迪恩的角度去看,占便宜的恐怕是他才对。
因为这些瓷器,如果一件件去卖,虽然一定会出李逸此刻对它们的估价,但同样也一定会花费不菲的销售费用,浪费很长的时间。
而且,如果短时间内投放这么大量的古瓷进入市场,对低端华夏古瓷的价格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这样做,最后迪恩实际得到的好处,多半还不如一次性批给李逸。
更何况,这次他还不是直接卖钱,而是交换那件青铜时代。这么说吧,那件青铜时代本身就是一件拥有无限可能的藏品,他这笔交易如果成功,还会附带产生一个押宝的功效,因此迪恩绝对不会觉得吃亏。
其实买卖就是这样,只有双方都觉得有利可图才有可能会成交。想单方面占便宜,也就是李逸,拥有鉴灵牌,能够轻松地捡漏,换个人,还是想都不要想的好。
李逸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对6凝霜的看法并不认同,他相信,迪恩看法跟他的一定是相似的,否则的话,他又不傻,怎么可能会这么好心,照顾他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和其他瓷器品种比起来,这间藏宝室里的青花器并不算多,只有大概15个货架左右,但第一个货架,就给了李逸一个小小的惊喜,因为他现了一件仿乾隆朝的淡描鸳鸯戏莲碗其实是乾隆朝的真品,而只此一件,就差不多又能抵得上数十件这些普通的青花器了。
道光年间的青花器传世较多,其中的精品,较之乾隆朝的青花也不遑多让,只是这里很少,李逸全部看完也只找到了十来件,另外咸丰朝的则不值一提,他除了每一个器型都选了两件作为代表,基本上就没怎么选择了。
青花器之后,就是数量最大的各色彩瓷,其中的粉彩瓷,作为清朝创的一种瓷器,各个时期都有不少的精品,因此李逸对此还是抱有一些期待。
“咦,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瓷器都是道光和咸丰年间的,其他的呢?因为贵重,都被放到其他地方去了?可是其后同治、光绪年间的呢?不可能也件件都是精品吧?”
6凝霜早就将这间藏宝室逛了好几遍了,这会儿实在无聊,忽然想起李逸说这里的瓷器都是这两个皇帝的,不由问了出来。(未完待续。)
ps:明晚v群有反馈书友的有奖答题活动,还有不少红包,喜欢热闹的朋友可以去参加一下。群:543858947,说明一下,v群要求全订,进群需验粉丝值截图,还需要在书评区验证楼留下qq后四位,不喜请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