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

第一百三十八章 晋升化神千载阴神

赵志皋和觉明对视一眼,都有些奇怪为何陆言这么大反应。

但二人都是聪明人,深知有些该问,有些别人不说,则不该问。

“多谢二位答疑解惑!”

片刻后,陆言深吸一口气,起身拱手道谢,惊得二人也连忙起身还礼。

“陆先生客气了!”

离开皇宫,陆言看到京城街道两边,不少泥瓦匠正在修缮店铺房屋,这些都是赵志皋下令从直隶各府招募过来,重建京城的。

至于陆言自己的刻碑铺,为了防止重建之后的铺子坏了原本的风水布局,他便谢绝了官府安排的泥瓦匠,决定自行修缮。

施展大褂出彩,砖石瓦片和木材,一应俱全。

大褂出彩这个技能,陆言使用的少,也一直对其技能机制不甚清楚,还是最近重建刻碑铺,这才渐渐弄明白了。

他原本大褂出彩能够变出东西,就是凭空造物,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

至少这个“凭空造物”,并不是完全的心想事成,能够造出的物品,有一个大前提--必须是大宣这个世界所有的。

比方说造房的原材料,泥瓦砖石木材,结构简单,凭借陆言目前的修为,可以轻松得到很多。

但是陆言这里多出一堆盖房的材料,就说明这个世界的某处,少了相应的对等材料。

但是如果陆言想要造飞机大炮火箭,亦或是复制出一尊一模一样的自己,那便不成!

理由很简单,大宣所在的世界,没有那些高科技热武器,而这个世界,更是只有一个陆言!

搞清楚这个极品奖励的规则之后,陆言便熄灭了之前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老老实实盖房了。

年关之前,他刻了不少碑,其中就有泥瓦匠,奖励也是关于土木建筑之术的学问技巧,如今实践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就在陆言修缮刻碑铺的这段日子里,光皇率领随行之人火速回到了京城。

当初纸人浩劫刚开始那会,赵志皋就立刻修书一封,借宫城内的鸽馆,飞鸽传书辗转将消息送到龙虎山,光皇所在。

光皇得知自己刚登基第一次外出,就被人偷了家,当即肺都要气炸,大为震怒,直接带上尚未恢复的朱闲,风风火火往回赶。

这刚一回宫,看到京城的惨状,更是火冒三丈高,立即开始亲自主持大局,主导京城的恢复工作。

另一边,光皇则是下令将此事仔细追查,结果还真查出来王耀君收买的几名城防军将领,当时就给推出去砍了,让光皇的气消了不少。

至于危险解除、拯救京城的事,陆言早已找过赵志皋和觉明和尚,让二人尽管将功劳大包大揽,不必跟他客气。

觉明和尚只是推辞两下就同意了,而赵志皋可是让陆言费了好一番口舌,最终也同意了。

当时目击到陆言的人也不少,但是眼看着赵志皋和觉明和尚二人出面,聪明人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是那位高手不愿出风头,这才有了这般托词。

约莫三日的时间,陆言就将刻碑铺建好了。

新建成的铺子,相比原来大了许多,里面的空间更为开阔,能够容纳许多石胚。

四个角落则还是按照原本的布局,他又买来一些盆栽和摆件、锦鲤一类,将风水布置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那尊巨大的沁血断头石,依旧完好无损,不少石胚都被纸人杂乱的攻击切开,唯独这块断头石,甚至立在原地未曾动摇分毫。

陆言这次又催动启明术试了一次,但启明术刚刚开启之时,就感受到来自断头石的抵抗,一股黑光渐渐冒出,吓得他赶忙收了神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穿越洪荒世界,太昊成了盘古胸中一口不化的浩然之气,天生主宰天地正气! 同时,他获得悟性逆天。 【你发现盘古力之法则碎片,略有所获,你领悟力之法则(8%)】 【你参悟自身浩然法则,结合力之法则,两世经验,自身底蕴,你领悟出《浩然真经》】 【你参悟诸天星辰,以人体为根基,以浩然之气为辅料,你顿悟了,创造出诸天星河观想自在法】 …… 太昊以诸天星河为引,星辰为棋
东方西岳
求仙问道
求仙问道
顾长风穿越综武世界,幼时被张三丰捡到收徒,成为武当小师叔。 天生石脉,无缘武道。 十八岁时,一朝记忆觉醒,得母星馈赠,获得逆天悟性天赋! “武道无法打通石脉,仙道总行了吧?” 灵气入体,石脉自开! 你们修武,我修仙! 研读三千道藏,身处深山与草木为伴,坐看云卷云舒,天人交感,创造出修仙功法乙木长春诀。 观张三丰突破,展露太极阴阳二气,悟五行混沌之道,创五色
芭蕉狗儿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哭,在喊,在闹。顾明舒伸手扶住沈氏,心中翻江倒海,巨大的悲恸来袭,疼得她撕心裂肺。可面上,她却是——.........
阿晏的猫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巫妖争霸时代,李云景魂穿洪荒,一缕残魂得毁灭魔神传承。 占洞天福地武夷山,得先天灵宝落宝金钱,入截教,得三清真传,经历千难万险,掌大教,维护玄门正宗,终得证道成圣。
海啸.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慌乱,天灾,还是人为,世界的平息只是短暂的。一切为了利益制造乱世之争的邪恶人士与正义人士做斗争,让凡人们陷入恐慌之中。在此一把神剑诞生。
工藤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