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孙之栋本是想替董妃保护这个秘密的,可董妃每日都差人来寻自己,告诉他自己又梦到了什么什么,而这孙之栋也确实被神神叨叨的董妃给吓到了。
当下,也顾不得替董妃保存秘密了,将董妃找自己解梦的事情,乃至梦中其他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写在了信上。
“当然不可能接回来,不过这些事情,是不是要给陛下汇报。”
“不行。”王志忠立马拒绝。
“为何?”
“陛下本来克制住了思念,可若是知道董妃每日被噩梦折磨,只怕会心疼无比,到时候,若是下旨将董妃和皇子接回来,你我二人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种事情,就装作不知道。”王志忠说着,便拿着孙之栋的书信走到了小火炉旁,将书信扔了进去,看着书信在火中燃烧起来,王志忠回过头看着付子婴说道:“付大人,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说。”
付子婴正在沉思的时候,一名小太监走了进去。
“两位大人,有没有河间府的兵文,殿下等着看呢。”
“有。”付子婴说着,将其重新封好,而后递给了小太监……
兵文送到东宫的时候,铁喜并未程,再过一两月,我军就可进山歼灭平谷。”付子婴说道。
铁喜已经答应了付子婴,不会对北方的兵策指手画脚,这次来当然也不是催促罗守珍出兵。
“我知道,我来此,就是想对付大人,王大人两人说,让罗守珍尽情的做,那些归化回来辽国人反叛了大宋,就再也不是大宋的臣民,若不严惩不贷,其他异族也会纷纷效仿,北方不安稳,则国家不稳,不能大意。”铁喜郑重的说道。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彻底解决辽国的祸患,但削弱辽国,总是没错的。
“殿下的旨意已经到了河间府,罗守珍此人虽然打仗勇猛,但却暴虐无比,将此次对辽人清剿之事交给罗守珍,殿下尽可放心,即能胜,亦能达到殿下想要的效果。”王志忠在一旁说道。
当然,这些话是在夸罗守珍,还是贬罗守珍,就只有王志忠一人知道了。
而付子婴说道:“殿下,微臣到有一法,不过还没考虑完全。”
王志忠看了一眼付子婴,有些好奇。他可从未跟我说过对北方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啊。
“付大人但说无妨。”
“善待那些辽人,确实对治理幽云十六州有利,但长时间下去,朝廷对此掌控力却有所下降,他们的自制权力太大了,朝廷对其人口,兵马了解不多,若是废除他们的自治权,可能会有奇效。”
听完付子婴的话后,王志忠大吃一惊,这是要推翻赵祯的皇命了吗?
怎么连跟我一个招呼都没有打。
“应该怎么做?”铁喜问道。
实际上铁喜清楚付子婴的意思,无非就是一视同仁,不服就杀。
虽然知道,但还是要听付子婴给自己讲,因为自己说出来,会显得自己这个太子杀心很重。
“就是一视同仁,设置官府,对其进行直接管辖。”付子婴开始解释道。
铁喜听完之后,心中一动,这是个好头,不仅仅可以对辽国人这样,未来对其他异族也可以这样。
辽国人对于大宋是个祸患,对于周边其他国家亦是如此。
“可这个难处应该很大,说不定数年都不会有效果啊。”王志忠在旁说道。
“但思来想去,朝廷不能每年都要在北方动兵啊,长痛不如短痛,给北方增军,让刘兆忠罗守珍来做。”
“可,就算是打下来了,辽国人也服了,但谁会愿意搬迁到那里呢?幽云十六州离开大宋已经太久太久了。”王志忠接着说道。
铁喜看着王志忠,觉得这老东西不是好人。
铁喜走在回东宫的路上。
心里面还在想着付子婴给自己提的政策。
自己小看付子婴了。
在真定保卫战有那么大魄力的付子婴,怎么可能不敢和皇命对着来呢。
但是,付子婴的办法需要人口,幽云十六州的百姓早就把自己当辽国人了,根本不认同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