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走进不科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 掀他个天翻地覆88K(第3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徐云点点头,跟着他离开小棚,来到了一处空地上。
    此时这处空地除了中间区域,周围早已密密麻麻的围了不少人:
    其中有小麦、艾维琳——这俩人一个是三一学院的第二位减费生,人称‘小牛第二’,另一位干脆就是艾斯库家族的唯一嫡系后代,能出现在这里实属正常。
    另外还有安古斯罗曼、
    将汤姆逊视为情敌的弗雷德里克阿加尔埃利斯、
    未来的作曲家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等等。
    这些人都是选出来的学生代表,代替学生群体见证整个过程。
    剩下的就是包括阿尔伯特亲王在内的领导和教授了,威廉惠威尔、法拉第、斯托克斯等人尽数在常
    在他们围聚的中心处,便是准备好的一些设备。
    徐云要求的这套设备其实非常简单,一共有四个模块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区域:
    首先便是徐云所在的操作台。
    这里有一张桌子,一支固定在桌上的手电筒,一个镀了银的透镜,一架望远镜。
    第二个区域在他正左侧也就是九点钟方向二十米左右。
    那里立着一块成像板。
    第三个区域是左前方十点半钟方向。
    那儿放着一块不停旋转的旋转镜,与成像板的连线正好与操作台和成像板的连线垂直。
    旋转镜、成像板、操作台,正好形成一个“l”型。
    至于最后一个模块则在五公里外,那里放着一块凹面镜,由三一学院的几位助教看守。
    凹面镜和旋转镜之间的连线与旋转镜和成像板连线垂直,也就是在‘l’左边那一丨的顶部横拉一条垂直的线。
    看到这里。
    想必有部分聪明的同学已经猜到到了。
    没错。
    徐云这次准备使用的,正是傅科发明的旋转镜测光法!
    上头提及过。
    小牛和惠更斯计算出来的光速数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作权威。
    这种情况直持续到了1849年。
    当时一个叫做阿曼德斐索的科学家受阿拉果启发,想出了一个精密的实验,从而打破了这个‘权威’:
    他设计了一个齿轮,将它放在了光源和镜子之间。
    当齿轮不动的时候,从光源发出的光从齿轮的缝隙中穿过。
    在经过镜子反射之后,又会穿过同一个缝隙被观测者观察到。
    当齿轮开始转动并达到一定的转速之后,光线在返回时,原先的齿缝刚好转过。
    光线就会打在齿轮上而无法被观测。
    如果继续将齿轮的转速加快,此时光线就会穿过下一个齿缝再次反射回来。
    整个过程不需要考虑人的视觉反应速度,只需要知道齿轮的齿数、转速以及观测者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光速。
    不过受工艺影响,这个方法还是有点问题。
    毕竟是在用齿轮遮挡光嘛,导致最终测出来的光速大概有5左右的误差。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psshu.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