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能强推一条鞭,已经是有极有魄力了。
总之,小市民阶层是一个新兴的阶层,东林党和复社,都是应运而生,扎根于市民阶层当中。
大周朝也走在明末的老路上,如不能顺应时势,大周就是另一个大明。
太后对舆论的利用让王宵成立复社的想法更加坚定,东南士子作为强大的政治力量,自己不去组织,早晚会有别人组织。
王宵又暗暗看了眼北静王,北静王显然临时知晓了考题,才拉着南安王匆匆赶来。
忠顺王得知,生怕考生和考官见太后势弱,做出不利于太后和皇帝的选择,也赶来给太后站台。
整件事情的脉络并不复杂,太后不是什么白莲花,反极为擅于操弄舆论,不过王宵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
打造自身弱小,受张家欺压的人设,又自强不息,从泥坑中爬出来,这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桥段啊。
当然了,不能仅凭一件孤案去判断太后的处境,太后不可能把自己的真实处境告诉任何人,只能继续观察。
殿试有半日,王宵提前写完,仔细检查了番,确认没有别字犯讳,才腾抄上正卷,举起了手。
黄公公看样子已经得了太后的宠信,向上看了眼太后,再不经意的望了望王宵。
太后有数了,凤眨泛起些许光华,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王宵。
其实因殿试只有半日时间,基本上不会有人提前交卷,可王宵偏偏交了,又以敬陪末席的地位炮轰自己!
可是华英的提议合情合理,作为会试主考,凭什么不先阅卷?
他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略一点头,接过试卷。
果不其然,王宵以隋帝杨广禁绝谶讳之说展开,洋洋洒洒,隐约点出谶讳之说对国家的危害,并顺水推舟的进谏人君务实,体查民生疾苦。
整篇都凛然大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可以说,太后这题出的确实妙到毫巅,充分利用了自身手握统胤的优势,施以降维打击。
王子腾陷入了巨大的为难当中,持笔的手都抖了,画个圈不难,可一个圈画下去,就决定他的生死荣辱!
太后凤眸一眨不眨的盯着王子腾,七名阅卷官,也神色各异,有的暗暗冷笑,有的兴灾乐祸,有的拧眉深思。
忠顺王爷目光平和,似乎在劝诫王子腾回头是岸。
唯北静王与南安王仍巍然不动,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王子腾虽未抬头,却通过眼角余光,把殿中诸人的神色一一打量,突然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北静王凭什么敢争夺皇位?
个中隐情虽不得而知,但是先帝的唯一子嗣,就是在座的五岁小皇帝,一旦绝了嗣,只能从别枝选择。
北静王虽年龄不占优势,朝臣都喜欢年纪小的皇帝,却是先帝的亲弟,正宗嫡出,也有继承宗庙的资格。
难道是……
王子腾心里一个可怕的念头升出!
不过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就算现在转投太后,太后也不会信任他,只能跟着北静王,一条道走到黑!
王子腾深吸了口气,提起笔,啪啪两下,画了个叉!
看着王子腾的动作,就知道划的是叉还是圈,北静王与南安王的眼神略有缓和,太后与忠顺王则凌厉起来。
王子腾反松了口气,既然下了决定,不管将来生死荣辱,至少这一刻不纠结了,可以一心一意的为北静王做事。
接下来,由三位内阁大学士批阅,他们都是阁臣,对孤儿寡母执政,严重依赖内阁的局面还是很满意的,并不希望一位强势的成年君主上位。
更何况,支持太后与小皇帝也是政治正确,于是,纷纷画圈。
时乐与华英是科举正途出身,份属文官集团的一份子,也划了圈。
卫渊虽是翰林院学士,却与四王八公关系菲浅,画了叉。
最后轮到国子监祭酒李守中,面色犹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