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宇的拍摄速度非常快,这其中有几点原因:
第一,他画的故事板效果好,让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确了他的创作意图,极大地减少了沟通成本,节省了时间。
第二,因为拍摄时的种种经历,让李晓宇迅速建立了威望,导致剧组工作人员干活都非常卖力,效率极高。
第三,是李晓宇指导演员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个镜头,基本几条过后就能让演员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晓宇知道成片的最终效果。
所以每个镜头从哪开始到哪结束,他都有明确的想法,不会拍摄多余素材。
而一般的导演,会担心电影时长不够多,而拍摄大量冗余的素材。
譬如一个对话镜头,就把近景、中景、特写几个角度都来一遍。
即便浪费了大量时间,制造了许多无用素材,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
反正买单的是投资人,花精力找素材的是剪辑师,跟导演又没什么关系。
这就像在玩一款拼图游戏,李晓宇知道拼图的最终效果,只需找齐所有拼图碎片即可。
而其他导演对最终效果只有模糊概念,会尽可能多地收集拼图碎片,至于最后拼成什么样子,就看剪辑师的功力了。
李晓宇就凭借超快的拍摄速度,又花了10天时间,将‘宇文家决战’以外的其他戏份,都拍摄完毕。
而且这10天的拍摄日程也安排得轻轻松松,既保证能睡好觉,又有多余的时间来画故事板。
李晓宇一看这才过去了13天,距离拍摄结束还有7天。
就将《目中无人》一段缺失的打戏,好好地设计了一番。
原片中,成瞎子找到郭将军,告知自己要杀掉他的未来女婿宇文英。
在见到郭将军之前,成瞎子在明月楼干翻了几十个打手。
但这段打戏,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在电影里只是一笔带过。
李晓宇现在时间充裕,就花了1天时间带武师们排练,又花了1天时间实拍。
一方面,是满足自己一点小小的遗憾。
另一方面,就是拍摄这段动作戏,可以给自己提升大量的身体素质点数。
在这12天的拍摄里,他又累积了大量技能经验:
【导演威望+25】
(一方面是拍摄效率高,不折腾人,另一方面是给大家放假了。)
【指导表演+19】
【场面调度+26】
【镜头语言+20】
(之前的镜头都是照搬原片的,只有明月楼的打戏是自己设计的,所以触发了超常发挥。)
【人物审美+21】
【道具审美+18】
【场景审美+32】
【剪辑思维+55】
【绘画+65】
【武术指导+22】
【台词功底+35】
【形体动作——反关节技+56】
(主要由明月楼·大型骨科大夫治疗现场提供。)
【基础武术+8】
【马术+10】
【情绪状态——不屑+3】
【不满+1】
【害怕+1】
【痛苦+13】
【喜悦+1】
【愤怒+4】
【悲伤+3】
【形象气质——盲人+12】
【恶人+4】
【阴险小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