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阿姨。”乔梁倒是有些惊讶,这位女士怎会知道自己的学校?
卷发黄毛赵氏表情似是有些纠结,尴尬,但还是说道,“那你去试试吧,你们英语老师张青跟我是认识的,她跟我提起过你,说你还经常在学校里帮老师校长看毛病呢。我相信你,试试吧。”
乔梁松了一口气,心里悄悄的给张青老师点了32个赞。
郭院长见患者家属都这么说了,虽然心里还是不想背这个锅,也还是带着乔梁进入病房了。
不过,正在他们走进病房的那一刻,黄毛小青年却是有些气急了,他的嘴歪的甚至像是一只蛤蟆,“你,你要是治不好的话,就给我跪在这给我爸磕三个响头,要是你治好了的话,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你敢不敢赌!”
卷发黄毛的赵阿姨忙拉住他,让他别打扰乔梁的治疗。
不过乔梁却是转过头去,朝着黄毛小青年咧了咧嘴角,轻轻地笑了一声,“哗”的一声把病房的门关上了。
这间病房明显经过了改修,宽广的居室只有一张病床,有两扇通风的窗户,估计是专门供给不差那点钱的患者使用的。
病床上躺着的便是赵天翔了,他身材略显肥胖,有个啤酒肚,手上还打着点滴。仔细的观察他的面部的话就会发现他的五官纠结在了一起。
“情况你来的时候应该已经知道了差不多了吧,昏了两天了,用了检测仪也什么都查不出。”郭院长叹了一口气,又道,“要不是知道不可能,我都觉得他这是在装病了。”
乔梁笑了笑,顺手抓起赵天翔的右手。三指准确的定于寸、关、尺三关上。
郭院长眼神一缩,那种把脉的手法,确属神异啊。院长心中惊叹了一声。
虽然镇三院属于西医医院,但郭院长却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出身,许多中医的知识他也略微了解一些。
就比如中医的分级,与现代临床的医生制度完全不一样。
现代临床中,一个医学生刚进入医院,开始做的便是查房大夫,过个3年,转为急诊科大夫,再过个3年,转为门诊的主治医师。
接着又是一段漫长的工作、科研的经历。运气好的话5年后转为副主任医师,再5年后转为主任医师,有一些机缘的话便又是5年转为副院长,然后是院长。
不过,那都是最幸运的情况下,完全按照必须在某个职位上呆满的时间来算的。像我们的郭院长,便是在医院呆了40年,才成为了小小的涂海镇。
名医之后便是明医,明医与名医有本质的不同,明医之前只是要有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但是明医除了需要有自己对中医的理解,还需要证明自己的医道可行,可传承的,所以评判明医的标准就需要来观察他的弟子了。
按说明医之后的级别便是医中圣人了,但是现代有好事者又加了一个级别,称为国医大师。指的便是那些比名医的医术要高明一些,但暂且还没有优秀弟子的那些人。
至于之前所说的医中圣人,可能很多人会提到李时珍,实则不是。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只是名声很大,然而其中其实有很多谬误之。唯一被传统中医敬称为医中圣人的只有张仲景一人,也有些人认为伊尹也算,不过时代太远,无法考证,所以还是以作出《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为医中唯一圣人。
圣人离我们太远,但是中医学徒离我们很近,现代有许多人买了一些书籍自学中医,经过一些渠道知道了中医的分级制度,学了没一点便对外自称是中医学徒了。
实际,他们连入门的水平都没有,想要成为中医学徒也不是一件简单地事啊。
就拿我们的郭院长来说,到他这把年纪了,虽然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但中医的经典总也读过一些,偶尔也会写一点“阴阳气血,五行五脏”之类的东西,不过其实也还是一位中医学徒。
这就是为什么郭院长看到乔梁的把脉手法会如此惊讶的原因了,乔梁的把脉手法在中医考核中完全可以算入熟练的中医师把脉手法了。
但是郭院长还是有些担忧,中医的汤药毕竟以缓慢调理气机著称,面对长时间昏迷这种属于急症的情况,现在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来给乔梁来慢慢调理气机吗?
中医小知识:本章中提到的把脉手法自己也可以试试哦,举起你的一只手,看看你的手腕部,如果是左手那就是在左侧,有一个凸起的地方,那个就是中医定“寸、关、尺”的关部。你的右手可以从左手背部穿过去,中指放在关部,其余两指紧密贴合,食指就是寸部,无名指在的地方就是尺部。一般来说,寸、关、尺候的地方是心、肝、肾。(我找找评论区能不能发图片,能的话我就把怎么给自己把脉的图片发上去。)
另,希望大家可以多在评论区说话啊,顺便可以把我收藏起来哦。嘿嘿。(好像只能放视频链接,我就放链接吧。)(要传视频好麻烦,而且认证腾讯视频好麻烦,大家暂时先看看我的文字吧,以后有机会再录吧。。。)
(本章完)